自制牵引用多头带在下肢骨折牵引中的应用

/ 1

自制牵引用多头带在下肢骨折牵引中的应用

胥姣玲刘惠荣王琦

胥姣玲刘惠荣王琦(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甘肃天水741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85-01

【关键词】多头带骨牵引护理

下肢骨牵引是临床上保守治疗下肢损伤的方法之一。牵引时,由于布朗氏架的阻挡,被子不能直接覆盖患肢,会使患者躯体的保暖及对患肢的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避免上述不足并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护理人员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牵引用多头带,应用于下肢骨牵引。自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们已对103例需要下肢骨牵引的患者进行了自制多头带,并与未用下肢多头带者进行对比。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10月住我科实施下肢骨牵引的患者205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72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1岁,牵引时间5—26天,平均13天,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3例,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手术方式及骨牵引的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制作(1)测量足尖至足跟、足跟至大腿跟部的长度为Acm,大腿跟部周长为Bcm。(2)选用白棉布,1.5cm厚海绵或棉花。(3)将棉布2块,海绵1块剪成上底宽Bcm,下底宽50cm,长度为Acm等腰梯形,并在对应牵引针的部位横向剪一长约20cm切口,然后做成侧方开口裤管状,并在裤管两侧相对应的足尖部、足跟两边10cm处、切口分叉处两端、大腿跟部及大腿中部、小腿中部分别钉上长10cm布带共16条。

1.2.2应用先将多头带置于布朗氏架上,再将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放于多头带上,系好多头带,足跟处两多头带交叉配系以符合踝关节功能结构,对照组不使用多头带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1.3评价标准我们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应用直观法及检查化验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评价标准需斟酌)

2结果(见表2)

表2

3讨论

临床上,四肢损伤后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通常需要实施骨牵引,其中,下肢骨牵引是临床上多见且常用的一种,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实施骨牵引的方式和时间也不同。在牵引时,由于布朗氏架的阻挡,被子不能直接盖在伤腿上,不仅会使患者感觉寒冷,而且也会对患肢的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患者家属常填充一些衣物来进行保暖,尤其是在初春、秋、冬季节。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患者的床单不整洁,而且牵引针会时常刮碰盖被而引起疼痛,影响牵引效果和病区的护理质量。患肢损伤后,骨折局部的内出血,以及损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等,都会影响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而患肢肿胀的消退与否[1],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都与静脉血液的回流程度有关[2],寒冷刺激更是血流淤滞的直接因素。我们通过观察下肢多头带的保暖作用发现其:(1)可促进骨牵引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利于患肢消肿;(2)便于牵引针孔处的消毒;(3)可以直观牵引装置的完好与否以及初步判断牵引效果;(4)明显消除了盖被刮碰牵引针而引起的患肢疼痛;(5)有利于骨折断端间的对合;(6)便于局部伤口换药,避免过多暴露患肢;(7)可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8)使床单元干净、整洁、舒适,解除了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

骨牵引用下肢多头带设计合理,纯棉布料,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患者感觉舒适,足踝部上下两带交叉配系更符合人体踝部造型,便于防止足下垂;造价低廉,便于清洗,消毒,可重复使用,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考文献

[1]黎裕萍,莫善凤,芩荣曼,等.上肢抬高靠手支架消除上肢骨折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微创医学,2007,2(4):352-353.

[2]汪忠镐.血管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