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宫颈癌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栗明石永刚

栗明石永刚(通讯作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二病区450052)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4例Ib2—II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顺铂加5-氟尿嘧啶(PE)方案进行全身性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论:顺铂加5-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临床总有效率86.3%,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可耐受,易处理,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056-02

宫颈癌是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中国的新发病例为每年13万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近年来宫颈癌呈现年轻化趋势,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临床上对于早期宫颈癌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但对于早期局部晚期巨型肿块的宫颈癌手术多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rant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局部治疗前给予全身化疗,作为宫颈癌术前治疗,可以较有效的缩小肿瘤体积,减少宫颈癌的不良预后,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2005—2012年我院接受治疗早期局部晚期巨型肿块的宫颈癌患者44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岁,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分期:Ib2期26例、IIa期12例、IIb期6例,宫颈局部肿瘤直径4—8cm,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白细胞计数>4.0×109/L,血小板>100×1012/L,均无化疗禁忌证。病理类型:鳞癌36例、腺癌6例、腺鳞癌2例。化疗前后宫颈肿瘤大小变化根据妇科肿瘤医生妇科检查、CT及B超检查确定。

方法:患者采用全身静脉滴注进行化疗。使用PE方案,即顺铂(DDP)60mg/m2,第一天静滴,5-氟尿嘧啶(5-FU)1000mg/m2,第1—4天静滴(持续24小时静脉滴注)应用顺铂前进行DDP水化治疗3天,保证每天入液量3000ml/日。化疗2个疗程,中间间隔21天,在治疗过程中,定期B超结合肉眼观察肿瘤病灶的大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给予治疗。

疗效评价:化疗结束后2周,根据妇科检查测量宫颈肿瘤情况,B超检查测量宫颈肿块大小进行疗效评价。化疗疗效的判断标准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疗效判定标准[2],①完全缓解(CR):肉眼观察肿瘤已完全消失,且没发现新的病灶出现;②部分缓解(PR):肉眼观察肿瘤缩小在50%以上,且无新的病灶出现,持续4周以上;③病情稳定(SD):肿瘤增大或缩小不得超过25%,且无新的病灶出现;④病情进展(PD):肿瘤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其中的CR及PR病例为有效,SD、PD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疗效采用t检验。见表1。

表1新辅助化疗(例)

分期疗效评价有效率

CRPRSDPD

Ib2(n=26)02600100%

IIa(n=12)084066.6%

IIb(n=6)042066.6%

合计(n=44)0386086.3%

2.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44例患者均经过2个疗程化疗后有效38例(86.3%),其中0例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SD6例。其中包括鳞癌2例,腺癌2例,腺鳞癌2例。见表1。

38例部分缓解经2个疗程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部分患者术后补充放疗,SD6例中2个疗程后进行放疗。38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中,宫旁,阴道切缘均为阴性结果,盆腔淋巴结阳性8例,阴性30例。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均一致。

化疗不良反应:顺铂加5一氟尿嘧啶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的抑制、消化道反应、肾毒性、过敏及神经毒性等,对于骨髓抑制导致的白细胞降低,一般可用口服鲨肝醇、维生素B4、利血生等治疗,如果效果不好也可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经用药患者多能完成化疗。对于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化疗前也可使用格拉司琼或昂丹司琼等提前预防,便可减少消化道反应。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1982年Frei首先提出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较肯定。NACT起源于1980年,是指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局部晚期病变,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开始前而进行的先期化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范畴,其主要意义在于:①可以缩小瘤体体积,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②可以改善宫旁的浸润情况,使其分期下降至可以手术的期别,即降分期;③可以降低癌细胞的活力,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的转移;④同时可以消除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的潜在危险;⑤化疗药物使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起到放疗增敏的作用;⑥通过术前化疗可客观地评价肿瘤对化疗的反应,为患者术后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对4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了PE方案进行静脉全身化疗两个疗程后,使宫颈局部癌肿缩小,宫旁组织变软,使部分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提高很满意的手术切除率,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尿嘧啶5位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是一类抗嘧啶药,是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一种抗恶性肿瘤药物,又称为抗代谢药,模拟正常的代谢物质,与有关的代谢物质发生相应特异性的拮抗作用,从而去干扰核酸,尤其是DNA的生物合成作用,阻止瘤细胞的分裂繁殖。且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便经济,不良反应小。本研究还发现鳞癌的敏感性高于腺癌和腺鳞癌。本研究表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对局部的宫颈癌病例,在术前给予化疗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可以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的分期,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3%,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易处理,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近来许多新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良好化疗辅助药物的面世,局部宫颈癌近期疗效明显提高,术前辅助化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高危因素发生率如淋巴结的转移、宫旁浸润等,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其生存率。由于新辅助化疗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局部局部肿瘤的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给手术或放疗提供了更多的时机,Fujiwaki等[6]报道手术配合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生存率,新辅助化疗有助于帮助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国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2009,4(85):70-73.

[2]尹凤玲,韩素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治疗中的新趋势.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6,25(4):212-214.

[3]王华英,蔡素模,孙敏,等.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3):218-221.

[4]刘志杰,周军,李妍芹.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6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143—144.

[5]王文,蒋国庆,高敏,等.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2):105-108.

[6]米建锋,赤膊,徐红.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口[J].医学综述,2010,16(13):1977—1980.

[7]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2.

[8]程晓东,吕卫国,叶枫.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价值的评估[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95-98.

[9]王平,彭芝兰,张家文,等.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化疗途径的疗效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4):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