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慢病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徐玉凤陆亮

徐玉凤陆亮

(山东省东平县第三人民医院271514)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年化凸显,慢病已逐步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与慢病有关的医疗开支逐步加大,如不及时改变慢病带来的诸多问题,最终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现根据我院慢病工作的开展情况,就如何做好慢病患者的发现及管理浅谈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慢病发现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55-01

1、慢病管理人员的培训

我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抽调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为慢病管理专职人员,首先加强慢病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地参加县、市、省级的慢病培训班,同时,定期组织慢病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慢病的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慢病综合防治专业水平,其次,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这是基层慢病管理、随访及病人发现工作开展的坚实基础。

2、慢病的发现和管理

主动发现慢病患者,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首先医院及村卫生室门诊是慢病发现的主要方式,因而我们加强对本院及村卫生室医疗门诊的督导工作,要求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对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人群首诊必须免费测血压,对疑似糖尿病症状的患者查血糖,并及时登记在门诊登记簿上,每月30日上报公共卫生科;其次我们通过每年一次的65岁以上老年健康查体工作筛查慢病患者,三是通过与慢病患者的交谈,了解其所认识的人群中有无慢病患者,并进行核实;四是通过宣传,慢病患者的主动申报要求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我镇慢病患者的发现率,使慢病患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随后,我院公共卫生科慢病管理人员对慢病患者的资料进行个人居民健康档案录入工作,逐步完善了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

3、慢病管理的心理疏导

慢病患者以中、老年病人居多,部分患者因服药时间的长久性和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因此,做好慢病人员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只有患者接纳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从实质上才能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信任,才能使慢病患者主动接受管理人员的帮助,使其对自身的疾病才能有进一步的认知,才能积极、主动、规律的配合治疗和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4、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性

在健康促进的宣传工作中,我们应以最简洁、通俗易懂的文字向他们宣传相关疾病的最基础的卫生保健常识,使卫生知识反复地在人群中传播,使他们能够及时接受并掌握保健常识,让他们知道慢病是可以预防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使一些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得以纠正,从而提高慢病患者的治疗信心。我们利用VCD、宣传资料、宣传画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还把健康知识制作成通俗移动的相声、小品、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在全镇巡回演出,使卫生保健知识逐步在全镇普及。

5、掌握慢病随访的主动性

在慢病随访中,我们主要采用电话和家庭随访。对外出务工人员用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目前的基本情况以及有无病情演变,同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本镇居住的慢病人员均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家庭随访,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异常者增加随访次数。通过家庭随访,能更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及时纠正不利康复的习惯和部分病人的服药误区,同时提供面对面的健康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减少其不良反应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慢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

总之,大多慢病疾病是终身疾病,决定了慢病管理是一种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因而要求慢病管理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管理人员,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提高慢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进健康状况,提升健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