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引进企业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职业院校引进企业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刘锦秀

刘锦秀(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现代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培养模式之一,针对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引企业进院校以实现工学结合、对教学方案进行改革等方面进行阐述,给学院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关键词:职业院校引进企业工学结合

0引言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院校的教学培养模式之一,但是大多数院校没有对工学结合的方案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针对此种情况,略表自己的一思见解。

1职业院校办学目的

职业院校不同于大学,尽管师资队伍建设向大学水平靠拢,学生也有大学专科学历,但是其办学的目的,决定二者有质的区别。大学走的是产、学、研,培养研发型人才为目的的办学之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研究型人才;职业院校走的是产、学、用,培养技术实现型人才为目的的办学之路,为社会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输送技术研究型人才。所以,注重培训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传授工作技能的教学责任才是职业学院的重任,传授理论知识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现技术,成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操作型人才。

精学、精研理论是大学教育的责任,如果职业院校也搞此种教学在办学目的上讲是舍本逐末;从办学实力上讲是舍长取短,教出的学生是画虎类犬,很难拥有立足社会的专长,甚至教育失败。

2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就业分析

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竞争技术管理岗位,即使都是大专,也自然矮大学毕业生一头,处于技术职位竞争劣势。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距离职院学生遥远,这是因为学校培养方向不同造成的培养差异,从而造成职位差异,这是一个不必争论的事实,这是任何人都不必费心改变的现实。职业院校培养的就是生产中坚力量,是技术的操作实施者,是技术的实现者。

目前我国的大学、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比比皆是;学非所用之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之深也是众所周知。国家教育资源浪费之巨,家长血汗被挥霍之烈,入耳惊心,心痛的感觉已经到了麻木的程度。学会计的最后作了保管或者统计,甚至服务员;学营销的最后从事策划、广告,甚至保安等等,不胜枚举。

3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方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外出实习实训太少,校方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尽量不让学生外出实训。这就造成本应该更多深入社会学习的职业学院学生与在大学象牙塔中学习的大学生学习方式无异,相反学识、水平、竞争力低下,无法与大学生一竞高下,而本应突出的本职职业技能又丧失殆尽,就业更困难自然在情理之中。

3.2教师方面——一方面,现有教师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方面,又大多缺少实际服务能力,难以为企业进行实质性解决问题的服务。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实际企业运作经验,做不到职业学院理论接轨实际教学,难以达到职业学院教学目的。

4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出路分析

能够解决职业院校教学存在的问题的途径,基本由三条:

4.1把企业引到我们学校里来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思考一下关于我们国家或者我国一个城市的成功发展,都经历哪些重要历程?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后的对照(一个普通家庭从无存款到有存款到有几十万、几百万的存款),我们的一些城市开发区的发展速度之快(招商引资),我们的一些企业规模增大速度之快(利用外资),我们的一些中小企业成就之高(引进人才技术)。

对比之下,近几年尽管职业学院发展速度也非常之快,但是基础、实力空心化现象也比较明显。对于学院而言,教师、学生是学院的重要资源,学院应怎么做才能开发资源和对口配置资源与社会?经过几年的探索思考,学院想要发展得更快更好,最好途径就是利用掌握的优势资源把对口的优秀企业引进学院来办公经营。

4.2工学结合教学程序改革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除了基础课外,开设广普技能课,增加一门新课——各科专业技能综合介绍课;规定寒假实习任务,要求学生在校内企业打工,做学业定位。第二学期,根据自己爱好、需要、目标自由选择主攻专业和选修专业。本学期除了基础课外,主、次选专业课开课。暑假继续在校内企业打工、考察,进行工学结合定位。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自己提交工学结合学习申请,边工作边学习,分阶段集中授课,并面向社会招生同期培训,避免以往教学由于课程的分散性,而无法同时与社会接轨的缺点,又突出了职业化教育教学的优点,同时又不需额外做社会培训计划,做社会培训安排,直接取得经济效益,一举数得。

第三学年,全年以工为主,学为辅,为本学年的主要教学安排。安排学生进入校内企业完成自己的工学结合计划;无法在校内落实工学结合计划的学生,则由学生在校外找到合适工作单位;自己无力落实的学生,则提出申请,学校协助完成工学结合的落实。要求全部学生实施工学结合计划。

4.3学生工学结合结果验收:

设立主修课程社会实践考试,按照实践工作鉴定结果打分。

4.3.1优秀岗位员工评价:60分以上

4.3.2通过岗位证书考试:70分以上

4.3.3以工作合同为准:80分以上

4.3.4岗位职务升迁(调任,具体分析):90分以上

4.3.5岗位技术技能创新、获奖:100分

5教学管理与学生收获

5.1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5.1.1教研室或教育教学部带队、辅导:工学结合教学行动,由院系的各个教研室或教育教学部专门负责,系统地管带学生,进行实践辅导、同期进行课程的学习辅导安排。

5.1.2综合科或秘书科负责工学结合行动的后勤、统筹管理、监管,对工学计划的实施进行计划和控制。

5.1.3教务处统管工学结合宏观计划、组织,并实施宏观监督。

5.2学生收获

5.2.1能早点进入工作状态,早些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有利于以后的技能课学习;

5.2.2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加深知识理解、使用;

5.2.3获得一个更好的机会——工作和收益,减少家庭负担。

5.2.4最好、最大、最重要的机会——人生、事业的开局基础。

6工学结合教学改革院系收获

把企业引进校园的好处有以下几条:

6.1整合学校办公楼房,利用闲置的办公场所,把企业引进来,免费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或者部分时间免费灵活经营,还可以解决学校的部分资金问题),但是企业要为我们提供学生的实习岗位,这样不仅可为学校解决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问题,也能充分利用学校一些闲置资源,为学校分担部分财务支出,比如:物业管理费。

6.2把一些企业引进来,老师也可以接触实际,一展所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进行企业员工培训等,同时,对老师来讲,不仅可以更密切地接触社会,接触到企业更新更尖端的技术,而且也可以通过自己对企业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职业院校也间接地得到社会认可,学生就业也会随之受益无穷。如今,许多职业学院的教师也存在是否被企业接纳的问题。企业所要求的是,我们的教师能否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目前,不可否认职业学院的教师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少,但是真正的企业操作细节又能懂得多少?!所以职业院校的老师必须要走到企业中去,比如,如果你遇到一个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的企业,通过跟企业的接触,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你很快就会知道这个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自己的一套改革优化方案,如果这套方案能被企业所用,能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那这才真正是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而这个企业也可能会跟教师所在的职业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该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也会容易得多。

6.3如果把一些企业引进来,社会上与所引进的企业相关的组织和公司也会到学校谈业务,间接地扩大了学校的宣传,间接地让更多的人熟悉了学院,学院的学生就业就有更多机会。

6.4好处还有许多,比如学生实习、安全等等,院校可以在许多方面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