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现

王颖颖

瑞安市人民医院浙江省325200

摘要:探讨分析儿科护理当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设置研究组和常规组来进行实验观察,充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常规组,并且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这说明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去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几率,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医院当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就是儿童科室,因为儿童患者年龄比较小,在患病之后对于自身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不会配合医生,治疗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儿童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属于护理工作当中的特殊人群。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儿科护理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痛苦。人性护理模式以患者为工作核心,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给患者提供足够的人性关怀,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一段时间内医院所收治的所有儿科患者,将这些患儿的入院具体原因进行统计和记录。其中因为肺炎入院的有35例,因为腹泻入院的有40例,因为高热入院的有20例,因为支气管哮喘入院的有25例。将这些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将患者男女比例以及年龄进行详细的登记,填写一般资料,无差异,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验记录了。

2.护理方法

常规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加强疾病感染预防措施,保持治疗环境的空气清新,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该减少探视,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检查。研究组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护理工作人员会为患者创设比较温馨的护理环境,可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心智与认知能力发育。由于患者的年龄比较小,初入到医院环境当中,由于进入到了陌生的环境,心里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恐惧感和不适感。这些心理因素看起来微乎其微,但是经实验证明这些因素严重不利于患者的日后治疗。所以患者在初次接受治疗时,护理工作人员首先要帮助患者打破恐惧的心理,为患者营造相对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结合患者的实际年龄,在患者的病房内张贴一些卡通图片,摆放一些患者喜欢玩儿的玩具,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护理环境的洁净程度。护理工作人员不要因为患者的年龄就降低了自身工作的质量,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技术是决定日后护理工作效果的关键。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对输液要领必须有充分的掌握,同时保持高度责任心与良好心理素质,在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时刻谨记要三查七对,掌握药物配伍中的要求与禁忌,注意治疗配置的整体无菌操作。护理工作人员在巡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千万不要将巡视工作当成一种形式。因为一些细节的变化就可以改变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时的发现治疗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及时的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清除或者是改善,有效地减少护理工作过程当中的失误。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在治疗与输液时,护理人员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患儿体征情况与病情情况要细心观察,比如患儿大小便情况、精神状态、皮肤的张力飞机咳嗽疼痛等情况,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事情,可以变换者的一些异常情况,可以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治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的精神系统变化速度会越来越慢,智力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发育的高峰期,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认知功能会逐渐得到完善,其心理认知与其接受事物变化的能力也会发生改变,这时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护理工作人员在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及时的和患者进行频繁的沟通,对于患者要进行微笑面谈法,用亲切的话语和温和的态度去感染患者。患者的年龄比较小需要得到护理工作人员的关爱,所以也在护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大肢体动作来和患儿进行沟通,比如说可以通过拥抱和抚摸的方式来拉近和患儿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医护工作人员在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后,还需要和患儿的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家长有时候会因为患儿的生病入院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对护理工作人员产生一些疑问和不满,这个时候护理工作人员要耐心的倾听并换位思考。向家属解释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充分的考虑到家属的不安情绪,尽最大的力度去让家属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

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管道问题、坠床、滑倒、其他)进行记录,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指标。满意率=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二、结果

常规组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为11.67%(7/60),,明显高于研究组1.67%(1/60)(P<0.05);常规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5.00%(45/60),明显低于研究组95.00%(57/60)(P<0.05)。两者充分说明了在护理工作当中,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科学的规范,严格的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监控。

三、讨论

在儿科患者当中,患者的年龄在整体上来说比较小,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在初步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恐惧和抵触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患者日后的治疗效果,所以医护工作人员首先要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氛围。在初次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的家属也会过度担心患者的病情,经常和医护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质疑和责骂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医护工作人员正常的开展工作。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加强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工作的主要核心就是以病人为主,不仅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治疗,还会非常关切患者的心理变化。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求,也是新时期中重要的护理工作内容,且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面对患儿,同时还要经常和患儿的家长进行交流,双重配合之下才可以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引导家属配合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开展日后的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实现与应用,不仅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进一步缓和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更利于患儿及患儿家属配合治疗护理,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四、结束语

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常规组,可以有效的去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几率,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儿科护理成效,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给患者提供足够的人性关怀,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患者的年龄比较小,初入到医院环境当中,会产生恐惧感和不适感,不利于患者的日后治疗。

参考文献:

[1]杨迎春.探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

[2]程思锋.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

[3]张宝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03

[4]靖维维,赵丹.浅析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