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的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肝胆外科的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

刘真

刘真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3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的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1.1~2015.1.1期间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其中,对照组的30患者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护理组的30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分析联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的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联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肝胆外科;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

肝胆外科疾病包括多种常见的消化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程较长,术后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常见,急需优化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1]。近几年,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两者正逐渐被联合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护理中[2]。本次研究,即针对我院2014.1.1~2015.1.1期间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围绕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进行了探索、分析,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1.1~2015.1.1期间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55岁,平均(43.9±12.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要求如下:(1)为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2)患者及家属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并接受随访。

1.2方法

1.2.1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强调术后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规范化操作;指导患者术后平卧,减少头部用力,动态检测颅压有无升高;给予流食或者半流食以确保顺畅排便,必要时可选用开塞露或缓泻剂;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包括服药时间、频次、方法和不良反应;定时监查患者是否出现感染、胆瘘、腹痛等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病情,给予对症护理。

1.2.2个体化护理

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人隐私,并详细记录、备注以备抢救之需;结合患者治疗方案,给予对症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规避意外事件,重点关注病情危急的患者;掌握患者情绪波动,结合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抑郁、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心理支持,以免不良情绪累积,有需要者可向心理医师寻求帮助。

1.2.3评估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根据自制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2)并发症:重点观察感染、胆瘘、腹痛的发生情况;(3)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行问卷调查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l9.0软件,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

护理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患者满意度

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00%(30/30),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63.33%(19/30),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护模式正经历“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改善患者的医疗护理体验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本次研究即主要围绕着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的在肝胆外科的应用而展开。

循证护理发展自循证医学,强调“循证”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尊重临床证据,参考患者需求,结合临床经验和科研结果[3]。其中,护理人士的经验技能、明确的最佳护理研究理论、患者需求被视为循证护理的三大要素[4]。部分临床研究证实,循证护理有助于护理人员积极思考、参与临床治疗,完善、反思临床护理经验,锻炼、优化护理语言和操作,降低意外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5]。另一方面,个体化护理则是为迎合患者多样化需求而提出的新兴护理模式,以人文理念为核心,要求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性格特点和经济社会地位[6],真正做到关心患者、理解患者、尊重患者,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在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7]。本次研究中,护理组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充分证实了循证护理和体化护理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优势和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肝胆外科的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可考虑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萍,王国珍.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01-102.

[2]张爱华.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95-196.

[3]梁淑仪,唐晓琴.循证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8):5937-5938.

[4]汪惠才,徐佩茹,胡娟,等.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识、态度、技能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6):1-3.

[5]王丽萍,王继红,陈立新.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肿瘤患者放疗前恐惧心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39-140.?

[6]曹丽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98-100.

[7]李莉.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8):97-98.

作者信息:刘真,女,1986.11籍贯山东,本科,初级职称

收信地址: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浙江省嘉兴市环城北路1518号邮编314000

电话:0573-820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