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1

读书的重要性

孟香云

孟香云(烟台市第三中学分校,山东烟台264006)

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其言行举止决定着能否培养出有良好行为规范的学生。知识储备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能否受到先进的全面的教育。对年轻教师而言,自身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而读书则成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1.读书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气质

一本好书,常使人陶醉于优美的语句和精辟的描述,而这些都有益于启迪教师的思维,增长教师的才智。在听取资深老教师的授课时,处处能听到他们用精美的语句来鼓励学生,他们的描述总是恰到好处,令人振奋。这归功于他们坚持不懈地阅读。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对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更是至关重要。靠读书来丰富教师的语言,靠读书来增加教师的文采,让教师能够言之有物,让教师能够侃侃而谈。读书可以培养教师的气质。拂面而来的阵阵书香使教师仿佛远离尘嚣,使教师的心灵得以洗涤,得以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种气质使教师能够更好的为人师表,能更好地在心灵上引导学生。

2.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从实际出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3.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

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书给教师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教师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

4.加强专业阅读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是教书育人的根基。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专业书籍的阅读更是必不可少。在读好读透自己的教科书以外,更要多读有关教学法的书籍。教师所经历的教学模式,与当下的教学理念早已格格不如。阅读教学法的书籍可以使教师快速适应课程的改革,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组织课堂,使教师的教法更适合当代学生的特点。

教师还应该大量阅读教育心理方面的专著。这类书籍往往包含了大量生动鲜明的教育实例和宝贵的教育经验。阅读可以弥补教师在教育经验方面的不足,加深教师对学生的系统认识,更可以为教师在现实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助教师预测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避免措施。专业书籍的阅读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途径,更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

5.培养广泛阅读兴趣

培根在《论读书》中曾经谈到“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鼓励我们广泛地阅读,博众家之长,为己所用。书,只要取其精华,都有利于人的成长。读数学书能增强人的逻辑性,读历史书可以使人明智,读哲学书可以使人辩证地思考问题。专业性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而广博的阅读则可以增加我们的阅历,开拓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创新性,让我们在教育之路上目光更加深邃,步伐更加开阔。

6.读书后还要写作

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能让人对所读的书作彻底的思考,进一步梳理思绪,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如果说读书是选择吸收知识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接纳和消化的过程,并且还能帮助我们贮存资料,便于查询。

成功源于执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天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上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清脆的书声时时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愿我们每一位都在书香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