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梁灵

广东省信宜市第二小学525300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与智力教育构成了小学教育整体框架,德育在新时期更具教育意义和价值。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要在正视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着眼于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将激励策略贯穿德育教育过程,以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本文围绕德育教育与激励策略的有效结合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激励策略途径

小学教育构成中,智力教育侧重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德育教育以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及生活个人修养为主要目标。以往小学德育教育主要穿插在班级管理及日常教学中,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形式。在生本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要本着提高渗透效果的目的,综合采用更具正向激励性的策略,同步提升小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素养。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激励策略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思路

总体上看,小学德育教育中采用某些激励策略,需要把握适度性的基本原则,以保证两者的有效融合。在具体开展实施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时,还应遵循正向激励在前、反向激励从辅的思路,确定赏罚的依据及标准,确保德育工作具备较强的权威性及严肃性,让小学生能够从心底认知并消化。在激励尺度的把握上,小学班主任及德育教师要精确把握,考虑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充分顾及小学生群体可能存在的抵制消极心理,不能正激励过重或负激励过轻。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及力度要满足师生间情感距离适中融洽的需求,针对个性特点突出的学生,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分类施策,不过分褒扬,不刻意贬低。

二、小学德育教育与激励策略结合的途径方法

1.德育激励紧密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小学德育教育要突破书本中的规范条例,延伸到小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行为中,让德育教育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化情境中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小学生在校园及家庭中面临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有所差异。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要尤其注重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加以引导,辅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作为小学德育教师而言,应从诸多小事中激励小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让其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理念及行为方式。以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教育为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充分依托学校及班级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形式,在班级及学校内部展开评优树典,选取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激励,然后以点带面地铺开。针对家庭环境的行为表现,德育教师可与家长合作,通过布置一定量的家务劳动等方式,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通过教师家长双向激励的方式,可使小学生获得较强的获得感,提高其自信心和个人品德。

2.注重心理沟通及激励措施的融汇,增强其行为自律能力。小学生群体具备一定程度的行为从众心理,对好的行为乐于模仿,对不好的行为往往也不具备过强的心理防御能力。对此,小学德育教师及小学班主任要认识到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先注重做好心理沟通按摩和激励,然后通过行为引导,消解学生的抵触心理,增强其行为自知自律能力。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及班级班主任,要注重在课上课下与小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及心理沟通,让德育教育形成良好氛围。在小学生行为自律能力的培养及引导上,可做好如下两点:(1)在德育教育中增加行为自律能力培养内容的比重,借助课堂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某些学习及生活事务。(2)通过分组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学生轮流充当“班主任”和组间成员,让其在体会管理乐趣的同时,从思想意识中提高规则执行力及活动自律能力。

3.德育激励策略与因材施教理念相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备生理及心理发育缓慢、尚未成熟的特征,具体到每个小学生,也存在个性及学习力上的诸多差异。基于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不适用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班主任及德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爱好等因素因材施教、分类施策,通过差异性激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1)紧密结合小学新课改的要求,将德育教育半径扩大化,由单一的理论教学转变为以生为本的多元化教育,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激励。(2)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带有一定难度及难度较为适中的班级任务及活动,使不同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乐于为班级做贡献。(3)针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我,通过课堂发言、小组帮扶等方式,让其能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收获满足及自信。(4)对不同资质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褒扬,让行为散漫的学生感受到充分的被尊重和班级浓浓的关爱,并通过小小善举来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更加凸显重要性。针对原有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应注重从德育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上加以更新,将激励策略贯穿德育教育始终,真正让小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接纳德育教育各项活动,在实践中滋润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杨棋涛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管理[J].考试周刊,2019,(23):43。

[2]莫秀萍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