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培训需求分析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收到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培训需求分析的应用

陈梦娟

宿迁供电公司223800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对电力这一资源有了更大的需求。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之下,国家层面加大了对电力企业的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以及资金支持力度,旨在为相关主体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现阶段,人才成为影响电力企业运营活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评判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指标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电力企业内部有关职工培训的工作开展。本文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相关理论在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培训需求分析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国各个电力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也越来越关注有关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国家级的电网公司,还是各省的电力企业,亦或是城市范围内的供电公司,都逐步建设起了不同规模的员工培训中心,为其内部员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以及服务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实践表明,许多电力企业在员工培训层面还未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这一工作开展的投入与产出并不平衡。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了培训需求理论,并且探讨了提升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具体策略,这也是提升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潜力的必然举措。

一、培训需求分析概述

(一)基本概念

所谓的培训需求,指的就是任职者现在所具有的工作状态与能力,同其所在岗位实际需求间的差别,也是各种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入手点与落脚点所在。培训需求分析则是剖析培训需求的重要工作之一,即由培训部门在培训活动设计规划、设计、开展之前,全面考量受训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及培训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选用培训方法、设置培训进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而这一分析工作的开展,重点则在于明晰受培训的对象、原因以及内容,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全面、深入探索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所得的结果,使相关主体制定目标、设置计划、安排内容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培训工作结束后评估的有效参照之一。总而言之,要想全面实现培训工作开展的价值,尽可能缩短员工个人同其所在岗位需求间的差距,就不能忽视培训需求分析这一工作。

(二)主要内容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关注有关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并且普遍从分析的应用价值将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个体,这也是培训需求分析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即根据前期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合理确定每次活动的对象以及内容。二是企业,相关主体需要全面考量企业现阶段的资源配备、工作环境、发展定位等要素,深入剖析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或者是潜在的问题,并且借助于培训这一手段直接或者是间接来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三是战略,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而企业在未来的运营与发展,同样也深受现阶段培训工作的影响。相关主体需要深入探究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外部条件,从而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架构,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工作的开展、对象、内容、进度、方法等要素,实现培训工作开展同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契合。

现阶段,就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来看,基本上可以满足个体层次以及企业层次的需求分析,一旦上升到第三层次的战略分析,能够满足的电力企业少之又少。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相关主体不仅可以合理预测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向,有效制定企业的运营规划,同时还需要以系统、前瞻的眼光来制定企业员工的中远期培训计划,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体系支撑[2]。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日趋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各电力企业必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多样的市场选择,相关主体能否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敏锐地捕捉到企业自身及市场的变动趋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计划中的具体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水平。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具体应用

上文中,我们明晰了培训需求分析所需要达到的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就培训工作中应用培训需求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是员工与企业的第一次深入接触,也是不同岗位员工了解企业发展历史、所在岗位操作流程、员工行为规范管理组织架构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员工间加强情感交流的有效手段之一。之所以要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初开展入职培训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升不同岗位人员对于企业及其所在团队的认同度与参与感,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企业岗位以及新的人际关系,为其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许多新入职的员工较为单纯、茫然,他们在工作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对起的引导。因而在这一阶段,企业必须给新员工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引导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企业运营的各项事务中来[3]。所以这一时期培训内容应当侧重于思想层面,借助于合理的培训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新员工的参与度、适应度、认同度、忠诚度、责任感,并且使其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理念、市场定位、目标愿景、规章制度等要素。如此一来,可以大大缓解员工初入企业的不适应现象,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

(二)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是一项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提升不同岗位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举措,这一工作开展的依据在于大多数员工的自身状态与实力并不能有效契合其所在岗位的现实需求。借助于科学的岗位工作,大多数在岗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以及服务意识都会有所提升。这一工作的内容涵盖了岗前培训、转岗培训、达标培训、拔高培训、应急培训等,可以说贯穿了企业内部的所有岗位。需要注意的是,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凸显出针对性、专业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助力于员工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自己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员工个人同企业整体的共同发展。

(三)前瞻性培训

电力企业内部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基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日趋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各电力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趋于多变,所以前瞻性培训工作的重要价值也不言而喻。这一类型培训工作的开展,主要侧重于对员工个人能力、专业技能、内在潜能的提升,其对象涵盖了一线职工、领导干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4]。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考量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及员工个体的生涯规划,从而为相关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其在参与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各电力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本、技术、设施等要素,人才也成为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各电力企业应当重视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入并应用培训需求分析,全面提升培训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层次线以及时效性,最终实现企业同员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辉.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38+242.

[2]方华.当前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需求中存在的短板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31.

[3]马越洋,丁春旭,赵江,葛蕴.强化电力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24):172.[4]张聪.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职工培训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7(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