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期心肌梗塞患者实施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4

对各期心肌梗塞患者实施的护理

王玲

王玲(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404700)

【摘要】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掌握心肌梗塞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做到早期发现、及早诊断和治疗,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最终将患者安全送至医院。院前出诊95例患者,88例成功救治,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2.63%。熟悉患者并掌握心肌梗塞急救护理方法,快速有效地实施抢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关键词】各期心肌梗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134-03

前言:主要阐明综述的立题依据和综述的目的,包括有关概念的界定、目前存在的问题或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本文综述的范围及其必要性等。前言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起到概况和点明主题的作用,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字数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一、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临床资料:

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高脂、高能的食物过多,烟酒泛滥,又大多缺乏锻炼,发病率日益增加,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以保护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

2008年至2010年巫山县人民医院共确诊患心肌梗塞的患者近95例,其中男性患者61人,女性患者34人,年龄最大的86岁,年龄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约为45岁,死亡人数7人,成功救治88人。抢救成功率为92.63%。

2.心肌梗塞的预防

2.1-起居有常

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2身心愉快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惊喜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2.3饮食调摄

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2.4劳逸结合

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2.5适当休息

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一壹周后如无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一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2.6体育锻炼

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2.7积极治疗

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2.8.猝死急救:

猝死突然发生时,应争分夺秒急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将病人仰卧在木板或地上,用拳叩击病人左侧胸部二、三下后,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吹气1次,时间为1秒钟,然后用一手掌跟(另一手重叠在该手上)按压在胸骨下1/3与2/3交界处,两肘伸直,垂直向下按压,然后放松,连续按压5次。再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此循环。一般每分钟人工呼吸16~18次,心脏按压80~90次,要抢救到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二、心肌梗塞的护理

1.急性期护理措施

1.1急性期心肌梗塞的休息与活动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急性期一周以内避免搬动病人。洗脸、吃饭、大小便、翻身等活动均要家人协助,以减少心脏负担,但病人自身肢体可自由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发病后第二周,可下床活动,逐渐慢步行走,也可到户外进行简单的活动。此时病人的日常起居如洗脸、吃饭、读报等活动应由少到多,直至能坐起大小便。病人在逐步增加体力活动后,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该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防止不良刺激。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完成,动作要轻、准、稳。稳定患者情绪,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做好生活护理。

1.2急性期心肌梗塞的饮食护理

急性期心肌梗塞护理为发病后5天内,必须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过滤肉汤、红枣泥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口服补液等。凡胀气或刺激的液体不宜喝,如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患者需禁食至胸痛消失,少食多餐,尤其不宜饱餐,以免加重心肌负担。

1.3急性期心肌梗塞的吸氧护理

该期患者,入院后应给予高流量间断或持续鼻导管、面罩吸氧,及时吸氧有助于缩小心肌坏死范围,预防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少疼痛。如果出现左心衰竭,可采用酒精湿化或加压给氧。注意保持管道通畅并定时更换。

1.4急性期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

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若发现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频发室性早搏(每分钟>5个)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发生,需立即通知医生。因此要求我们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图形。

1.5急性期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护理

急性期心肌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肌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

1.6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排便护理

1.6.1评估患者排便情况:平时有无习惯性便秘,是否已服通便药物,是否适应床上排便等。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现主张床边排便,患者排便时应提供屏风遮挡。指导患者采取通便措施,嘱患者勿用力排便,必须时含服硝酸甘油,试用开塞露。由于卧床期间活动减少、不习惯床上排便、进食减少等原因患者易发生便秘,故心肌梗塞急性期常给予患者缓泻剂。

1.6.2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溶栓护理

心肌梗塞发生不足12h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护士应做好以下工作:1).询问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近期有无大手术或外伤史,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溶栓禁忌症。2).准确、迅速配制并输注溶栓药物。3).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寒战、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发生皮肤、黏膜、内脏出血。4).使用溶栓药物后,定期描记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并询问患者胸痛情况以便为溶栓是否成功提供资料。

1.6.3急性期心肌梗塞的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时暴露出焦虑、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原因是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主动关心病人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2.心肌梗塞恢复期护理措施

2.1恢复期心肌梗塞的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忌酒、咖啡,忌食瘦肉、精致调味品等。避免刺激性饮食:酒、咖啡、可乐、香烟等对身体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此类刺激性的物质,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避免食用鱼肝油及喝饮料:要注意避免食用鱼肝油;不食瘦肉及调味品:猪、牛、羊肉和精致调味的食物、糖、白面粉等都不宜食用。因为食用精制糖容易引起血糖出现各种变化,容易使体内所有的细胞产生有害的物质,引起不适的反应。体内的血糖忽高忽低,发生突然的变化,容易威胁到细胞内糖分的稳定。补充必需脂肪酸:人体的健康需要一些脂肪酸,对人体来说是必需的。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需要多补充,健康人也同样应该多加注意,因为必需脂肪酸在体内无法自然合成,必须需通过食物的供应获取。身体中三种必需的脂肪酸分别是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多食低温压缩的植物油,像橄榄油、花生油、亚麻仁油、黑醋粟油等,都包含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一种多不饱和的脂肪。进入恢复期后患者即可进食,少量多餐,每餐八分饱为宜,绝不能暴饮暴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及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为原则。油脂类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防止摄盐过多引起水钠潴留而加重心脏负担。恢复早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饭,逐渐增加饮食品种。如果无并发症,两周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2恢复期心肌梗塞的体力活动

出院后鼓励患者逐渐开始规律的适量运动,活动形式可根据其自身条件和爱好选择,如散步,游泳,气功,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的形式。心肌梗塞后6-8周可恢复性生活,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可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量,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全天工作,但仍需避免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作。运动强度因人而宜.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果活动时出现呼吸短促.眩晕.恶心.无力.心悸等,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2.3恢复期心肌梗塞的用药护理

嘱咐并指导患者:坚持继续服药,禁止擅自停药,定期门诊复查,巩固治疗。外出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并要带上急救卡,卡上写明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药物、家庭住址。发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病情较重时立即卧床休息,舌下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拨打120急救。

2.4恢复期心肌梗塞的排便护理

进入恢复期后,也要适保持大便通畅,当增加机体活动的基础上,注意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并坚持每日定时入厕排便。饮食上应予富含充足纤维素和蔬菜、水果,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一旦便秘时及时给予麻仁软胶囊等缓泻剂,也可用淡盐水、甘油、开塞露灌肠,但应避免刺激性肥皂水灌肠,防止其使排便次数过多而加重心脏负担。

2.5恢复期心肌梗塞的心理护理

有些病人会因对日后工作、学习、生活的顾虑过多而焦躁或抑郁,也有些患者仍会过分担心病情,尤其怕病情复发而焦虑不安而出现抑郁的情绪反应,为降低抑郁发生有必要进行心理支持,措施包括:1)告诉家属应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2)家属亲友在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等情绪时,能够给予其理解并设法对其进行疏导。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待疾病要有耐心和信心,既来之则安之,努力使自己振作精神,豁达开朗,以乐观情绪对待疾病,积极调治,争取早日康复。

三、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1.加强心理护理与保健教育

患者经急性期治疗疼痛稳定后就要面临出院,而此时,患者最为担心的是“无能力”感,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较茫然,并担心出院后得不到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会复发,因此要做好出院预备护理十分重要。此阶段是心肌梗塞患者较佳的健康教育时间,依据心肌梗塞患者知识水平、以往经历、价值观念因素评估他们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式为与医护交流,以达到缓解心理压力,了解自身病情,认识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学习改变生活方式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2.培训家庭化护理

在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自己的疼痛有了充分的认识,心理压力缓解后并乐意接受出院指导,同时家属能主动协助和指导病人时,可嘱其随时携带急救药品,逐步过渡到家庭化护理,由主管医师、责任护士长负责请假、院外过夜护理手续。养成在家恢复身体的习惯,提高病人的自主能力,机体功能与生活质量。如此反复3~4次,适应后,经医师同意才准予出院,并嘱病人定期和不定期到心血管中心康复门诊复诊。

3.回归家庭期康复护理

嘱病人服药按医嘱不能随便加减或停用药物。患者刚出院时活动范围及活动量不宜太大,激动场面少参加或不参加。并注意控制情绪及心理调节,饮食及睡眠要规律。出院后的3个月内康复锻炼以散步为主。后逐渐过渡到其他的锻炼方法,在康复锻炼的强度、时间、量方面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心肌梗塞的严重程度等遵循科学的指导,以利于心脏耐受力的增加,功能的改善。并嘱其患者在自身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参加家务劳动,以加强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保持适当的应激,既加快机体的恢复,又有助于满足患者的精神要求,从而改善他们的情绪,锻炼和家务劳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4.参加社会活动期康复护理

患者经过以上3-4个月康复护理后,嘱再次到医院复查:血液动力学、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证实心功能恢复良好,并无自觉症状,此时病人基本具备参加工作条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酌情恢复部分工作,短时间内最好不骑自行车、不外出开会、不长途旅行、剧烈喜怒的场面不参加。一般6个月可恢复全天工作,但避免过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使病人明白:医护人员的要求可减少及预防诱发本病。患者在圆满完成恢复期三期康复护理后,建议病人每年到医院心血管门诊做一次心脏方面的体检,并进行保养心肌药物疗法1~2疗程,

四、小结

总之,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建议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j],.2004,.25(13):70.

[2].朱玉洁.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j].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2):起止页码.i

[3].徐斌.心身医学[M].北京:.中国医学出版社,1992,.52-70.

[4].潘杰,宁淑娥.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焦虑情绪调查、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4):304-306.

[5]皮红英,缪丽.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院前静脉溶栓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J999,?N(3):145.

[6].纪婕.心肌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应用[J].使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4):.49.

[7].谢苗生,于俊民,连铭峰,等.3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167.

[8]王维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早期溶栓的护理[J].天津护理杂志,2004,12(1):27.

[9].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版,出版年份:154-163.

[10].吕卓人.内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