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探讨

张亮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村63号北京榆构有限公司试验室北京市100070

摘要: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低碳绿色的发展原则。简述了混凝土碳排放计算研究现状,分析了碳排放计算边界,说明了碳排放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成都市混凝土行业碳排放水平现状的调研,得到混凝土原材料碳排放量,并对如何降低预拌混凝土行业碳排放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探讨

1大力推进绿色生产,转变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方式

“十二五”时期,我国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对传统的预拌混凝土生产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式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还达不到绿色环保要求,采取的一些措施,要么不到位,要么标准很低,主要表现在:(1)很多混凝土搅拌站规划选址不当,设计标准不高,设备选型不优,生产管理粗放,节能减排落后;(2)砂石露天堆放,生产工艺粗糙,粉尘、废渣、噪音处理措施不力,严重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社会纠纷;(3)废水、废浆综合利用率不高,有些地方预拌混凝土企业废水、废浆任意排放的现象严重;(4)很多企业工艺落后,管理低下,从原材料管理、搅拌机生产,到产品运输、现场泵送,各个环节都存在资源浪费、消耗过高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影响企业效益。因此,预拌混凝土企业成了各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点治理对象。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针,不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而且企业自身发展也难以为继。为了尽快扭转这种状况,“十一五”以来,我省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散装水泥等有关部门对预拌混凝土行业逐步加强了管理和指导。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根据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行业发展实际情况,这几年突出抓了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南京兰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具有战略发展眼光和科学发展理念,舍得花巨资,将所有的搅拌站都建成了全封闭、环保型、花园式搅拌站,实行了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产品质量好,企业信誉高,打响了品牌,站稳了市场。2010年,南京兰叶实际产量达到263万方,位居南京市第一、全省第八,今年产量预计达到400万方。南京市及时总结、推广南京兰叶绿色生产经验,在全行业逐步形成共识,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纷纷开始建设全封闭、环保型搅拌站。江苏省混凝土协会也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推广南京兰叶的发展理念和绿色生产经验,多次组织各地混凝土企业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到南京兰叶参观学习,在全省预拌混凝土行业中逐步形成为发展方向。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时抓住了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委托南京市预拌混凝土管理处为主编单位,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南京混凝土协会等单位为参编单位,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南京兰叶等企业经验、认真学习北京上海等地做法的基础上,编制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今年4月13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第116号公告,批准该规程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这个标准的特点是,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企业(含原材料运输)及施工现场的绿色生产管理,包括对规划选址、厂区建设、设备设施选配以及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等全过程。这个标准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它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都提出了明确标准,它同时也是政府主管部门调控预拌混凝土行业有序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作为江苏省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其意义是深远的,一是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可以促使预拌混凝土企业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改变企业的形象,使企业逐步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二是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可以从技术标准、企业管理上提高入行门槛,从而调整企业构成,促使优势企业加快做大做强,落后企业逐步淘汰出局或被兼并重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同时,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使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三是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可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优化产业布局,调整行业结构,实现一个地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有序发展,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向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正因为如此,各级建设部门将贯彻实施《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抓紧抓好。

2降低预拌混凝土行业碳排放的途径

2.1优化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

通过计算发现,混凝土原材料碳排放中水泥的碳排放占到总量的约90%,占主导地位。若想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量,必须降低混凝土反方水泥用量。降低水泥用量的措施有:(1)在满足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增大矿物掺合料用量,提高替代率。粉煤灰和矿粉二者优先选择碳排放系数较小的粉煤灰。(2)优化骨料级配,降低骨料空隙率。调整粗、细骨料的级配,使骨料空隙率降到最低,减小浆体用量,降低胶凝材料总量,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3)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与使用萘系减水剂相比,可以减少水泥消耗30~50kg/m3,使混凝土当方水泥用量大幅降低。(4)控制混凝土单位立方米用水量。相同流动性的混凝土,使用高效减水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单位立方米用水量。一般而言,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成反比,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单位立方米用水量的降低,意味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减少。

2.2利用固体废弃物,减少天然砂石用量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全国累计堆积的工业固体废物已达到66亿t,占地约5.5万倾,且每年有不断递增的趋势。其中大部分建筑垃圾、尾矿、钢渣等可以替代天然砂石,作为混凝土粗细骨料使用。(1)提高再生粗、细骨料的利用率。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制备再生粗、细骨料,替代天然砂石。(2)充分利用尾矿砂、石屑等替代天然砂、机制砂,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采。(3)积极开发新的骨料来源,如废弃陶瓷、钢渣、废弃玻璃等。

2.3优化运输路线,降低油耗

运输碳排放主要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预拌混凝土产品的运输。(1)原材料选择尽量就地取材,使用本地材料,降低原材料运输路线。(2)使用定位系统对混凝土运输车辆的行程进行实时跟踪,防止司机偏离固定行线,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3)利用电子地图系统并对路线、路况进行提前分析,根据路况对运输路线及时调整,避免交通拥堵。(4)采用碳排放更低的天然气混凝土搅拌车替代传统燃油搅拌车。

3结语

随着2015气候大会的召开,《巴黎协定》的最后签署,“节能减排”再次成为全球焦点,我国做出新的减排承诺,这就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低碳发展。传统预拌混凝土行业高污染、高耗能,已经不能适应“低碳绿色”的大环境。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碳排放问题引起了业内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是必由之路,是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目的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何真,杨华美,彭波,赵日旭,张晓秋,张勇.预拌混凝土绿色评价[J].混凝土,2015(02):86-90.

[2]纪宪坤,杨欣华,韦庆东.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探讨[J].施工技术,2014,43(2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