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金一

金一

齐齐哈尔防汛机动抢险队

摘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得到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不仅为国家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动力,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很多水利工程都提高了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视与研究,并对工程中涉及到的建设与管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为水路工程整体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但是也有些许问题存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工程团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本篇文章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简单论述,并提出一些观点,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管理

除险加固工作在病险水库建筑与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水库整体的平稳运行以及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病险水库都提高了对除险加固建设与管理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需要,如果不能对相应的建设与管理方案进行更新完善,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库安全。另一方面是由于除险加固建设与管理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工程团队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与防控。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资金投入和当时建设条件的限制,水库未进行地质勘测,每座水库病险情况不一定摸清。坝基渗漏没有处理;很多水库因水位不能放干,放水涵管没有切底防渗处理;还有一些水库因不能提供合格的土料及心墙施工工艺问题,再有一些水库主坝因投资较大,坝体坝基防渗彻底处理均没有较好实施。

在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如一是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并应层层抓好责任制落实;二是监理单位的工作没有及早地介入、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监督检查力量偏软,流于行势,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不够强;三是部分施工单位的建设质量意识较差,存在偷工减料等现象,且有施工方对施工设计方案作随意变更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现象,不可忽视,应抓好问题处理和整改落实。具体细节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库大坝建设不达标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除险加固工作的开展,如水库大坝的坝顶宽度没有满足工程要求,或者大坝边坡的坡度设计不合理等,需要工程团队能够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第二,水库坝体或坝基存在渗漏情况也会降低除险加固的质量,如果工程团队不能对这种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那么会威胁到水库大坝以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第三,一些水库大坝还会存在白蚁灾害,对水库坝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相关管理设施的缺乏也会影响除险加固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

二、提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措施

1、工程管理方面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规划以人为主观判断方法为主,尽管在判断时考虑工程情况及下游影响,但无统一的定量化原则或判别准则,影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排序准确性。加大安全鉴定、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力度,按规范要求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如四宗溃坝案例都存在明显设计缺陷,与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地勘工作量与深度不足有极大关系。很多病险水库为“三无”工程,不补充必要的地勘,地质与施工质量缺陷无法查清。

考虑到小型水库多、经济条件差,有必要通过研究探索简易、合理与可行的技术方案,以方便获得用于除险加固基础资料。例如,现场检测含水量、密度等简易物理指标,根据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的统计关系,确定试验方式相对复杂、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的力学指标值。

2、施工准备方面

很多地方已认识到要解放思想,克服单纯依靠国家投入的思想,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可考虑如下对策:在资金投放方式上,调动积极性,与后期运行效益挂钩;建立地方政府财政“竞标”投入激励机制,“谁积极,支持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可采用多种合理方式,通过整合支农资金、逐步提高水利工程水价、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办法,积极筹措配套资金。

3、建设实施方面

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质量管理与监督。建立明确的、稳定的长期除险加固规划,尊重技术自身规律,保障除险加固质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和质量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与指导,提高各级政府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认识,及时规避风险。监理工作需及早介入,并贯穿建设工作全过程;处理好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监理要在每个环节上实施监控。

制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度汛计划和预案,严格执行调度运行方案,加强水库病险部位巡视检查及施工期大坝安全监测。必要时要空库迎汛。严格按照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保证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对于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多、任务重的地区,特别针对中小型水库,在除险加固过程中实行集中建设管理,可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加固效率,从而提高加固项目建设管理的质量。

4、竣工验收方面

除险加固效果如何,除了让时间来检验外,应该对工程除险加固效果及时进行评价。如何进行加固效果评价,至今未有有效方法。参照安全鉴定阶段进行安全鉴定的导则形式,基于病险水库工程存在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相关标准、规范,横向对比参照各类工程属性,编制用于竣工验收的技术鉴定导则,确定用于竣工验收的工程指标体系和鉴定方法。

加强水管体制改革,将其作为竣工验收的一部分,使加固后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水管体制改革是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根本措施,需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监督,转变“重建轻管”思想,建立长效良性运行机制。

5、除险加固后的运行管理方面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完成,仅代表水库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初步具备,也是水库正常运行的开始,后期运行中必须始终将大坝安全放在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常备不懈。除险加固后,安全状况总体上应该改善了,也未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等极端条件,反而垮坝了。除加固工程本身存在质量缺陷外,管理者思想上麻痹、管理上疏忽是主要原因,可能认为加固后大坝就彻底安全了,抬高水位甚至超水位运行都没有关系。

三、结束语

如今,很多病险水库在进行除险加固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对相应的管理要点以及原则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对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手段以及施工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除险加固水平,为水库后期的平稳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工程团队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以此来提高除险加固水平,保障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多高效的管理与建筑方式会被应用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与方案支持。

参考文献:

[1]严根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水能经济,2017(3):310-310.

[2]胡总学,郑晓庆,王慧琼.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3,13(2):67-69.

[3]黄少彬.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7(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