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方法

/ 2

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方法

杨立秋

嫩江县农机局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近些年来不断贯彻落实的农机购补贴政策是激发农民购置各类农机积极性的前提条件,不断增加的大中型农机可充分说明我国农机工作取得的各项成就。但是在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农机安全事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主要涉及到农机操作人员文化以及技能等,加之受到较为滞后的培训工作影响,农机安全问题长期制约农业发展。针对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进行探究式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农机安全长效管理的主要任务

1.建立目标体系

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长效管理目标,形成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多部门、多系统通力合作的农机安全生产体系,细化农机安全各个环节的考核目标及内容和方法,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新农村建设。

2.绩效评价如何开展

在采取矫正性措施时,需要将长效管理目标作为主要依据,不断上升的管理层次可满足人性化管理的目标,实现农机平安致富。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绩效评价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调整农机安全长效管理目标时,需要利用全新的思维与理念。农机事业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较大程度的进步,不断提升的平安层次,对农民平安富裕目标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二、农机安全长效管理的主要方法

1.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平安农机、平安致富的法律依据,《道路交通法》是规范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行为,杜绝黑机非驾违章违法现象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一系列全国性法律的颁布施行,是规范农机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今天,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反之就有害于农机事业的发展,有害于执法者的形象,有害于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保护。

2.管理绩效目标的进一步明确

目标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承诺,其中主要涉及到农机管理者提出的管理措施、方法以及行为。长远目标以及年度目标,是构成目标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长远目标与国家经济规划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考虑农村建设蓝图后而设立的目标。在年度内的农机发展目标是就是指年度目标。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平安农机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普及等,都在年度目标的涵盖范围之内,同时不能忽略农机监理执法各方面内容的重要性。对农机长效管理目标的实现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农机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同时,需要明确管理绩效目标,逐步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3.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1)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

首先,需要出台农机安全监理办法,注意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统一性。在这一过程中,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执法内容以及执法范围等,可得到进一步明确,农业机械管理、驾驶员管理以及违章违规处罚等内容的规范性得到有效提升,逐步实现对全国农机管理依法执法问题的科学改善。

(2)完善制度

首先是完善和健全行政执法检查制度,采取事前监督、事后督查、督办,使执法活动全过程处于有效监督之下,避免和减少执法偏差。其次,程序公开,公开执法依据的理由及结果,公开处罚事实依据和证据理由以及处罚者身份,公开监理机构主要责任人必要的资料,做到阳光执法。三是提高执法者水平和责任。加强培训,提高执法者执法知识和工作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明确农机管理机构的行政责任,增强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严格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树立公正、高效、依法办事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农机长效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1.强化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识

要转变传统管理思想,强化长效管理意识,将农机长效管理提升到发展农业,稳定大局,保证粮食安全的全局性、关键性位置,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农机管理的理论水平,同时,要注意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公安交通部门道路管理办法,加强培训,强化管理观念,持续提高长效管理水平。

2.强化长效管理机制组织

建设组织建设是长效管理体系的重要载体,目前已建立的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农机安全稽查组织,在过去的平安农机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必须在人员、经费、设备诸方面给予增加和强化。各级政府要将农机管理经费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窗口建设,加大电脑检测线、无纸化考试、安全稽查等基础设施投入,达到队伍精良,装备先进,经费充足,为农机执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3.强化农机长效管理的宣传

营造平安农机的氛围,要通过媒体宣传搞好农机管理与发展农机经济的关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与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在农村,各镇要利用宣传标牌、村头小黑板,沿街、沿村庄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生产警示图片展,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平安是福"的安全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农机法律法规,安全知识。采用"平安农机进学校"的办法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形成社会成员、农机操作手、农田承包户、儿童小孩四个方面合力,将农机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4.强化基础管理,堵住事故源头

一是要投入资金搞好法律法规、操作技能、道路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大农机安全管理知识的普及。要改传统的培训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农机科技为后盾,树立新时期培训的创新精神,将培训课堂设在基层,面向农村,争当农机手的"好保姆",做农民致富的"贴心人",通过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方式,实行宣传安全知识面对面,排除安全隐患零距离,传播操作技术手把手,为民服务心贴心。

二是强化农机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事故责任倒查制、行政执法追究制,严格农机检验、核发牌证、农机行政执法等程序,建好管理档案,做到台台机具有账目,查阅有记录,删除有清册,管理有责任。

参考文献:

[1]樊向东.开展农机安全联组建设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J].当代农机,2015(10):70-72.

[2]孙晓东.关于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