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王丹

王丹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甘肃兰州市730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4)与并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n=34),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有脑血液循环障碍而研发,起病急,患者普遍合并其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临床症状为突然昏迷、口眼歪斜等,且50%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不利于营养支持工作的开展,可能延缓患者康复进程[1]。研究表明[2],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促进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模式与并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更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68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1~78岁,均数(68.3±4.1)岁,实验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均数(68.2±4.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研究前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显著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及吞咽障碍诊断标准,已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及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患者。

1.2康复训练方法

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48h后行改善吞咽功能的基础训练、吞咽训练和摄食训练。

1.2.1基础训练先予以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1)发音训练。训练患者张口发“啊”音,闭口后双唇突出发“呜”音,或让患者从单音字开始,也可指导患者缩唇做吹口哨动作,诱导发音,通过声门开闭可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2)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将患者手洗净,取无菌纱布将其食指包于口中,让患者模仿吸吮动作,体会吸吮感觉。然后嘱患者张口,轻吸一口气,使双颊部充满气体,做鼓腮、吹气动作,以使颊肌收缩有力。

1.2..2吞咽训练(1)咽部冷刺激和空咽运动:用冰过的棉棒轻刺激咽后壁、软腭及舌根,以诱发咽喉肌收缩。寒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反射敏感性,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每日三餐前各做1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咽动作数次。(2)强化咳嗽:深吸气→憋气→咳出,防止因咽喉部闭锁效果不好而引发呛咳,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能力。(3)模拟吞咽训练:深吸气→屏气→吞咽唾液→呼气→咳嗽。

1.2..3摄食训练经过以上训练患者吞咽功能明显好转进行摄食训练。(1)进食体位:身体尽量坐直,头稍前倾,身体倾向健侧30°。偏瘫侧肩部垫起,不能坐起者躯干抬高30°仰卧位,头前屈,膝关节下放一枕头。进食时将头转向麻痹一侧,使食物绕过喉前侧,提高咽对食团的推动力。采取这种体位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减少鼻腔返流及误吸。进食后半小时保持上述体位,防止食物返流。(2)食物形态: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本着先易后难原则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密度均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一般认为神经性吞咽困难的患者容易误吸液体,最容易吞咽的食物是泥状食物,稠状食物较为安全。(3)一口量: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若一口量过多,会从口中漏出或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吸;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正常人一口量约20ml患者一般先以少量开始,酌情增加,每次进食时,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免食物残积过多引起误吸。(4)喂食方法:做好进食准备工作,清洁口腔后用拇指指腹环行按摩面颊部5min,做咀嚼肌群的训练。嘱患者调整好呼吸,用汤匙盛少量食物放在患者舌后部并轻轻压下,以刺激知觉,促进舌体运动。患者不能闭口,颊肌收缩无力时,可用手按压口角,将调拌好的食物直接放于舌根附近,刺激咽下反射[4],当患者吞咽功能初步恢复时,为防止误咽,在进食时嘱患者吸气,吞咽前与吞咽时憋气,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将肺中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会厌谷是食物容易残留的部位。当头后仰,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随后向前低头,同时作空吞咽动作,即点头样吞咽,可清除残留食物。给患者充足的进食时间,喂食的速度宜慢,每次进食量要少,让患者充分咀嚼、慢咽,确定完全吞咽后再喂食。对吞咽困难的危重患者,餐后进行口腔护理,以防口腔内存留食物而导致在变换体位时造成误吸。

1.2..4正确处理呛咳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迫使食物残渣咳出;或者站在患者背后,将手臂绕过胸廓下,双手指交叉,对横膈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一股气流经过会厌,使阻塞物呛出。

1..3疗效评定标准

(1)吞咽障碍程度评判标准:参照洼田饮水试验[4]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让患者端坐,口服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正常5s之内完成,能顺利的1次将水咽下为1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的咽下为2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为3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为4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为5级。(2)疗效评定:痊愈:吞咽困难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藤氏吞咽功能障碍7级评分标准评价,吞咽功能7级判定帖显效,3~6级判定为有效,3级以下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

(2)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以改良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为生活能力、精神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三个维度,总分分别计100,生活质量与评分呈正相关。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平低,且普遍伴有一定的不良心理,为此在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工作前,应该预先做好前期基础护理工作,如患者意识障碍,不具备自行进食的能力,应该以鼻饲、输液的方式维持营养供应,并做好颈部按摩,防止肌肉痉挛[5]。为提高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还有必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需要重点加强对患者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其能够对早期康复训练的价值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并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康复训练的基础方法、步骤等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为患者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以提高其护理依从度[6]。考虑到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可能伴有呛咳问题,故应该重点针对呛咳进行护理,如患者出现呛咳,需要是患者腰、颈弯曲,同时身体前倾,并以咳嗽的方式清洁气道,如喉部存有残渣,应拍打患者背部,以便于排除,必要时可以吸引器干预。考虑到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为维护其口腔健康,在进食前后有必要做好口腔清洁,防止牙周病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汪小萍,张艳等研究中指出[7],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应该尽早开展,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为此,在进行康复护理时,待患者身体允许即可尽早开始吞咽功能训练,通过尽早干预促进患者康复[8]。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一致,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为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应该做好早期康复训练工作,提高其进食能力,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最终通过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霞,赵琼,吕华,etal.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99-100.

[2]刘凤.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9):98-99.

[3]惠素艳,刘晓玲.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16(20).

[4]彭小琼.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9):12-14.

[5]刘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66-267.

[6]李敦玲,吕莲.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15-17.

[7]汪小萍,张艳.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3(13):2571-2571.

[8]王会笑,杨明莹,和茵,等.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11):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