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

谢芳芳

(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A组(n=45例)和B组(n=47例)的形式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A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而B组则使用常规护理,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精神状态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经过护理后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优于B组,并且A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0.86±3.09)分和抑郁量评分(19.54±3.18)分明显优于B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45.15±5.22)分和抑郁量评分(40.22±4.37)分(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之中,不仅有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同时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精神分裂症;护理效果

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类型疾病,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不仅具有较长的病程,同时还存在着反复发作的特点,对于患者正常生活的进行有着严重的阻碍[1]。这种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目前对其病因的认识尚不很明确,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2]。要想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这种疾病问题的改善,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还要将有效的护理措施运用其中。我院将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护理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A组(n=45例)和B组(n=47例)的形式进行分组研究,其中A组患者之中一共有25例男性病患和20例女性病患,男女患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5.56%和44.44%,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38岁。而B组患者中则分别有24例男性病患和23例女性病患,男女患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1.06%和48.94%,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2岁。

1.2护理方式

B组主要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将常规护理措施运用其中,即给予患者常规的用药护理,并且还要给予患者恰当的心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进行疾病问题的有效改善。而A组使用的主要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2.1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小组的建立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主要人员通常都是以专业的护理人员为主,因此为了保证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的护理质量,就需要让拥有充足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之中。在这过程中由护理部牵头成立路径管理指导小组,将病区护士长作为组长领导该小组为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还要将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副主任护师作为护理人员加入到护理小组之中。如果护理小组之中的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方面的经验,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进而指导其投入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

1.2.2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

为了帮助患者进行自身病情的改善,患者在住院接受护理期间在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师的帮助下进行个体化病情评估,同时为了让患者及其家属在这期间能够配合护理人员所进行的工作,护理人员就需要每天向患者讲述在护理期间需要进行的相关工作。同时当班护士每日须仔细核实各项护理流程,并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之后对自身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核实。另外,由小组成员对当班的护理人员当日所完成的护理工作进行审核与评估,并做好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的诊断工作,从而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目标及护理计划。

1.2.3进行护理方案完善工作

护理小组组长需详细做好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存在着的问题,同时为了对这种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需要通过开展会议的方式与其他小组成员一起修正或完善路径表,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另外,组长还须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及心理诉求,总结评价各项改进措施,使护理路径表更加合理、有效。

1.3观察指标

(1)对2组护理前后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2)对2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进行评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而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将我院精神科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开展数据分析,以P<0.05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且将?x±s作为计量数据体现出来,同时还要通过T值对两组之间的数据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

A组经过护理后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优于B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护理人员逐渐将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运用到了相应的工作之中。临床路径是当前护理人员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期间使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措施的使用对某种特殊疾病而制订的一套流程化及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及治疗程序,是一类临床综合治疗方案[3]。相比于以往传统的护理措施,这种措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对于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也有着极高的重视,将这种护理措施运用其中,有利于帮助患者达到疾病管理及促进病情预后的目的,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将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之中,患者经过护理后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问题的改善均显著优于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接受护理的患者(P<0.05)。以此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措施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之中,不仅有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同时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慧.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339-340.

[2]尹兰.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4(4):137-137.

[3]周凌.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