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及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及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方茂锋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濛江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0601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条件,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问题视角提出相关的质量管理办法与改进措施。在研究层面,以本地几家基层医院作为探究对象,重点以我院产科近两年的工作实际,分析产科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差错事件。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多角度,归纳总结出相关影响因素,强化细化护理干预,予以优化处理。

关键词: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

众所周知,基层医院是指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各级医疗服务机构。严格讲,基层医院与大型医院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医疗设备、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建筑面积等各个方面,基层医院均无法和大型医院相比。通俗点来理解,此情形下,相应的也决定了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即包括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等整体质量,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2]。由于医疗水平、设备资源等欠缺,所以临床治疗中针对科室患者的治疗势必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疏漏,继而极有可能给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层面的双层影响。故此,强化护理干预,增强护理路径有效性,对于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很有必要。

1基层医院产妇科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分析

1.1人员配备不足

如开篇所言,基层医院一般分布于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其整体医疗条件甚至远落后于大城市的普遍社区医院。故此,正是由于医疗条件的诸多限制,尤其是人财物力投入建设层面,存在很大滞后性。尽管近年来国家政府加大了业内配套投资建设,但在短期内依然很难根本转变。再加上市场经济、医疗产业发展深入,所以在人员配备等层面的管理缺失较为严重。具体而言,即岗位护理人员缺乏。对此,包括本院在内,在以往一段时期内,为了增加护理人员,有些护士甚至不具备职业资格。此情形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会严重不可挽回的责任后果。

不仅如此,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再加上村镇地区生活环境也不如城市地区,所以很少有护士人员愿意主动来此就业。因人员不足,医护比例失调,长期值班,让很多医护人员长时间负荷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干扰了护理人员精神状态。所以,日常护理工作中,人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对患者脾气粗暴,失去耐心,最终影响工作安全。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当

以上简单介绍了医院的医疗条件等问题,而人力资源又是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缺失,还受到安全管理制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执行,必然需要一定的人财物力来支撑。然而,这也是恰恰欠缺的建设环节,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具体来看,由于基础医院基建设施比较落后,很多安全地段对孕妇没有标准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无形之中增大了风险发生率。再者,由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当,相关新技能培训教育活动无法正常组织开展,造成部分护理人员缺失责任意识、全面安全控制意识。所以,部分护理人员习惯主义严重,不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对患者体征观察、日常巡查等活动控制不佳[3]。此局面下,一旦产科孕妇出现异常,未能及时处理应对,同样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风险危害。更为不利的在于无法实时观察记录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在缺失详细情况、药物使用记录的前提下,后续的治疗护理管理工作也将加大难度。

1.3业务水平偏低

由于多数护士人员长期处于散乱管理工作状态,所以使得医院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如同虚设。对于护理人员而言,也很难自我提升。结合近两年本地多家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妇产科大多数护士基本都不是妇幼、助产专业毕业的专科人员,而是普通的甚至不对口的护理专业。很多护理人员对妇产科专业知识缺乏,临床经验不足,产程观察不熟悉,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控制处理,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孕产妇分娩或者产后身体状况。

2基于产科护理风险发生路线的控制举措

2.1人员管理、制度优化层面

第一,更新培训业务,定期组织调研与观摩,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妇产科护理人员主要责任任务就是助产,所以需要不断更新学习产科理论、产科药物药理机制及使用方法等。通过图文、视频等线下培训学习的方式,鼓励护理人员自学产科知识,积累保健知识和临床经验,不断丰富临床护理技巧。

第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制度体系的建设切勿假大空,而是要最大限度贴切医院实际情况。例如,日常的交接班、药物管理、消毒隔离等。在此基础上,增强制度的可落实程度,尽可能做到责任到人。包括药品管理、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等,均需要做到责任到人[4]。

第三,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现实中,也有很多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比较单薄,并且当医疗纠纷发生之后,也很难有效控制,最终总是演变发展成为影响恶劣的医疗事件。故此,强化和巩固产科人员的法律意识、纠纷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才能真正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

2.2产科护理路径优化层面

针对产科孕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整个制度流程需要规范操作。首先,在心理护理层面很有必要。一般而言,无论是孕产妇分娩,还是妇科疾病、手术治疗等,对于绝大部分女性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并伴有恐慌情绪。理论上讲,这种现象很正常,但无法不予以缓解控制,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治疗效果[5]。所以,正如前文所述,护士人员需要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多学习新理念,融入人性化的护理,尽可能与临床孕产妇或疾病患者确立良好的关系,语言温和,通俗易懂。其次,需要切实做好感染预防。以近期本院收治的1例行剖宫术、1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看。手术本身危险性偏低,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所以,依然是前文中提到的细节问题,即定期观察记录、巡查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感染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小立.基层医院妇产科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9):15637-15638.

[2]杨晓迪.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0):156+163.

[3]谢红梅,藏立新.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3):114-115.

[4]何金花.浅析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6):257.

[5]石红艳.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