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宫琴周华黄婷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远期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54.29%(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远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以及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血液透析也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以及生存质量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核心在于保持血管通路。只有血管通路的完整性得以保证,才能够保证充分的透析,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透析方法均为血管通路动静脉瘘透析,而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动静脉内瘘失功,在具体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动静脉内瘘功能丧失问题,所以,加强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1]。本研究对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男性,64例女性;年龄46~72岁,平均(56.3±15.3)岁;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研究过程完全知情,并报备医院伦理委员会。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和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70例,男性3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5.8±12.2)岁;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实验组70例,男性3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7.2±13.3)岁;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护理以及病情监测等。

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感染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存在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等问题,这就会大大提高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完成内瘘手术后,注意吻合口的护理,并指导患者掌握感染的自我防护方法。②血栓护理:血栓是透析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类型,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弹性较低,受到各类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容易出现吻合口狭窄以及血栓问题。此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内瘘吻合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③出血护理:患者完成内瘘手术后,其静脉逐步动脉化,因而压力有所升高,一旦透析治疗过程中抗凝药物应用不当,则极容易发生出血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早期对其开展护理,关注进针部位和穿刺部位的血栓和出血风险,不能定点穿刺。④内瘘护理: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要避开内瘘部位,不能揉搓,及时按压针眼。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使其积极配合穿刺,保证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内瘘部位皮肤应保证清洁、完整、干燥,医学研究结果证实,丰富的穿刺技术经验有助于内瘘应用时间的延长。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护理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动脉瘤样扩张、内瘤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等远期生存质量评定指标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远期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等远期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类肾脏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若肾脏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在肾移植手术后以及肾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相关的并发症问题也仍然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较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方法[2]。

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动静脉内瘘能为患者提供一种充分、安全、有效的血液输送通道,内瘘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临床医师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非优势手臂是最常应用的造瘘部位,能够提供充分的血液供给,进而为患者的生活提供方便[3]。另一方面,动静脉内瘘手术自身也存在明显缺陷,因而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吻合口的生长情况,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对动静脉内瘘的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包括肿胀手综合征、假性动脉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因为手术过程中受到血管因素和手术操作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血流过慢以及血管狭窄等问题,最终诱发血栓,临床上可利用血管定位扩张的方式将栓子取出,降低血液回流的速度,提高静脉回流的压力,从而形成手部水肿,如有需要可以重新造瘘,从而获得更理想的透析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54.29%,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各的项远期生存质量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以及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小权.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3-84.

[2]陈文璇,刘岩,李学梅,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4(4):.847-848.

[3]许莉,李连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