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谈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高桃红

黑龙江省农垦北兴农场场直小学高桃红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基本能力。计算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如何抓好这个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计算呢?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计算比较枯燥,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在其中,掌握口算笔算的计算方法,达到准确快速的目的,需要教师精心谋划,采用多种计算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会,提高计算准确率,加快计算速度。

1、口算。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教师采用多种比赛形式进行训练,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评价,表扬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计算的热情。

2、听算。让学生听算式想得数,把结果写下来。看哪个学生听得准、算得对,然后对答案,老师评分。这个方法每天练习3-5分钟。多种方式的训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做游戏。游戏对二年级小朋友最有吸引力。教学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时,我就设计了玩扑克游戏,选取扑克牌里的1到9,教会学生抽牌组数,运用加、减、乘的方法计算。如四个同学玩,把他们分成两组,每人抽一张牌,两个人手里的数相乘,看哪组的得数大,哪组就赢。如一组抽到7、5,另一组抽到4、9,结果是7×5=35,4×9=36,36那组就赢了。学生利用数学课玩,老师指导,之后让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长玩,把游戏运用到计算中,培养孩子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操作比较,理解算理,在交流中优化计算方法

算法不扎实,学生的计算技能就不够熟练。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动手操作是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利用操作观察进行比较,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对同一类型算式的不同算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例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时,(1)50+30=80,6+2=8,80+8=88;(2)50+30=80,80+6=86,86+2=88;(3)56+30=86,86+2=88。先让学生说每种方法的算理,再根据实际的计算比较得出哪种方法更简便。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第3种,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口算方法,学生对这种计算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样思考可以减少一步运算,可以减少计算时间。再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会遇到这种类型的题:15+8+5=(),8+9+12=()。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时容易出现错误,这种类型的加法可以通过交换顺序进行简便计算,先算15+5=20或8+12=20,这种加法的简便计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没有良好的习惯是题目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很重要。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是要学生在计算时先看、再想、后算,最后还要检查。

先看,就是要求学生要先看清题目的数字和运算符号,这是学生计算准确的前提。

再想,就是想清楚运算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后算,在计算时学生很容易忘记进位、退位,或者把加法当成减法算,把减法当成加法算。所以在确定运算顺序后要认真计算,提醒学生记得进位退位。

最后是检查。多数学生在计算时很难自觉做到检查题目。所以要多次反复强调计算完以后要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保证计算准确。检查时要严格要求,做到每题必检,可以用再算一遍、逆着算、估算的方法检查,不会检查的同学教师要指导,同学互助,直到会检查为止。

教学中尤其要强调书写的格式,数字书写做到规范工整可以让学生的计算思路、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更清晰,同时防止写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勤于练习、督促。

四、让错题发挥作用

计算练习时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是不断重复,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要有预见性,想办法把问题消灭在课上,或在错误出现后,及时帮助学生收集分析错题,及时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学生在作业和练习中还是会出现重复的错误,后来我让学生自己找错、记错和改错。例如学生在计算82-33+26时,个别学生运算顺序出现错误,出现先加后减的现象。我就让学生把题目抄到错题本上算一算,再跟原来做的题目做比较,看是哪里错了,提高学生改错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改正,能更准确地掌握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对错误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五、丰富计算形式,提高运算兴趣

教师除了多布置计算练习外,也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讲解提高学生参与计算的兴趣。教师在讲解运算顺序时,可以借助小故事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参照算式编写短小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把数学知识变成小故事,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也能主动接纳运算顺序的规定。在练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编写计算题中,对不同的计算题加以评价,有效引导,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思考。

总之,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体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计算教学,巧妙设计计算教学的思路,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