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肛瘘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分析

陈玲莉

陈玲莉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分析肛瘘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92例行肛瘘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为主的护理手段;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2周内的肛门功能,依据《肛肠科病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并由患者和护理人员填写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例发生假性愈合、2例发生伤口感染、4例发生伤口撕裂;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52.17%;观察组患者中,仅1例发生伤口撕裂,无其他并发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86.96%;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为主的护理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肛瘘患者;肛瘘切除术;术后护理;效果分析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其中65例低位肛瘘,27例高位肛瘘;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36±5.6)岁,最低年龄17岁,最高年龄69岁;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6.5)岁,最低年龄15岁,最高年龄7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肛瘘切除术:

术前:①常规检查,内容包括:胸透、心电图、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常规、尿常规等;②口服链霉素与甲硝唑,持续服用3d,术前1天晚间与术前的清晨,静脉注射50%硫酸镁;

术中:①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生效后,患者保持侧卧位,使用碘伏对直肠下段、肛管、阴部等进行消毒处理;②扩宽肛门超过3指,并利用观察、触摸、探针、牵拉等,对肛管的走向进行掌握,然后插入探针,使探针穿过瘘管,最终从内口穿出。③切开瘘管周围皮肤,使用电刀沿探针方向切开肛管部分内括约肌,和瘘管外肛管括约肌下部。切除全部的外口、内口、瘘管以及周围瘢痕组织。④使用电凝止血,并使用对创伤部位进行缝合处理,将纱球蘸碘伏后塞入肛管下段,最后进行纱布外固定处理。

术后:①首先患者需进行2~3d的禁食,指导排便通畅后,可食用流食,2d后方可正常饮食;②通过多喝水,或者缓泻药物的方式,保证患者的大便顺畅;③持续4~6d口服抵制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的药物;④术后7~9d可作拆线处理。

1.2.2术后护理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疼痛处理、饮食护理、肛周皮肤护理、理疗护理、用药护理等,以降低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感,并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为主的护理手段,包括:引导患者的下床运动,热敷患者的小腹、针刺患者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等。

1.3评价指标

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2周内的肛门功能,以及便血、干便、稀便等基本情况,依据《肛肠科病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并由患者和护理人员填写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合格、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的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将文中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显著性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术后2周的恢复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假性愈合、2例发生伤口感染、4例发生伤口撕裂;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52.17%;观察组患者中,仅1例发生伤口撕裂,无其他并发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86.96%。详情见表1

表12组患者出院前满意度调查结果

组别例数不满意合格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

对照组46715141052.17

观察组4615172386.96

2组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肛瘘是最常见的肛肠管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在肛肠疾病中,肛瘘的发病率高达7%~23%。肛瘘的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肛门周围脓肿的溃坏,或是切开排脓之后伤口久未愈合产生的后遗症,而造成化脓性感染,包括肛门腺体的感染而导致直肠脓肿、裂开,以及少量的克隆病、结核、直肠肛管外伤感染等特异性感染病例。感染后使肛管与会阴区域的皮肤具有相同肉芽管道,外口处常有脓液流出,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和感染,出现瘙痒等情况。而如果将外口暂时封闭,也会造成脓液的堆积,使肛门周围部位出现红肿,并伴有胀痛。

对于肛瘘的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式为肛瘘切除术,而对于患者的术后护理则能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对比分析,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仍有部分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52.17%)。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为主的护理手段之后,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大幅提高了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程度(86.96%)。值得推广应用。

此外,在对肛瘘患者的术后护理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疼痛护理:由于肛瘘切除术造成的疼痛较为剧烈,护理人员应采取针灸、热敷等,并加强心理疏导工作,以减轻患者的痛感。

②更换敷料:对疮口进行有效的清洁与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③防止便秘:由于肛瘘位置的特殊性,患者在术后常会产生害怕排便的情绪,护理人员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也应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高纤维、清淡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以防止便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德秀.肛瘘切除术后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2-2,4.

[2]杨茜湄.肛瘘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及疗效[J].当代医学,2014,(16):105-106.

[3]杜丹丹,魏燕,王珺,等.肛瘘围手术期中西医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9):88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