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朱翼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朱翼明

朱翼明

浙江蓝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伴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学的未来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使我国生产力极大程度提升,还显著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结构形式,甚至是政治体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经济结构。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建筑行业也开始将发展方向转变为生态建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而且全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致使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以至于思想观念,都将在这次变革中而前经受考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建筑学开始将生态推向了发展的前沿,这样的观念已经在建筑发展中有所体现,本文就针对建筑学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本文详细分析建筑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学;未来;发展;生态建筑

前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发苛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越发重视。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态建筑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条件。为了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学的概念不断普及,在建筑设计当中的占比越发重要。生态建筑不仅能够优化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还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这也是未来建筑学的必然发展方向。

一、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1.1注重生态型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空间的组合进行生态设计,如可以建筑空间进行功能分区,针对不同分区对温度、自然光以及景观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生态设计,在确保建筑舒适度的同时满足建筑生态性的设计要求。如在进行交通核位置设计时,除了需要考虑经济性和结构均匀性外,还要重点考虑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在进行建筑内平面空间的设计时,以尽量确保南北朝向,从而使平面空间布置达到最有效。最后,在确保建筑内主要空间生态性的同时,还要尽量使电梯房、楼梯等重要辅助空间满足自然采光以及通风良好等方面的要求。

1.2强调建筑物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自然环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建筑产品伫立于自然环境当中,它同样也应该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进而构建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对建筑所在地的土地、环境、植被以及气候等特点进行全面考虑,采用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形式,以实现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1.3做好建筑物的“表皮”生态设计

所谓建筑“表皮”,是指能够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外围护结构,具体则包括外墙、屋面、底层架空的楼板以及一些附属构件等。生态建筑设计除了关注“表皮”对建筑的装饰功能外,还更加强调对“表皮”的控制与支撑功能,如关注太阳的辐射热、自然光、风、人的生理舒适度、烟雾和有机化合物气体污染等要素,更多方位的为使用者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1.4在建筑形态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生态与节能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和要素,如通过对建筑的采光进行优化设计,使建筑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光照,以减少对电灯照明的依赖;又例如还可以对建筑的朝向以及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以尽可能加大建筑的自然通风,从而减小夏季对空调的依赖等等。此外,建筑还可以通过加大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二、仿生建筑学的应用

2.1形态仿生

建筑形态仿生建筑是指模仿自然界的万千生物的一种建筑形态仿生设计,一般都是模仿自然界的有特色的造型。建筑形态的仿生设计的发源地最初是从人的本能作为出发点的。一些设计师从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形象中找到适合的元素进行设计再加工,而自然的尽其可能将自然形态模仿用于建筑中,创造了许多精彩的作品。举例来说,很多结构为地下架空结构形式的民居干阑建筑即是以鸟筑巢的位置为设计依据的,这种结构既可以防漏水,而且还可以防止飞禽走兽的破坏。

2.2建筑结构仿生

仿生建筑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筑结构仿生,也可以说代表仿生建筑学发展水平的就是建筑结构仿生。当前,在我国仿生学被专家学者划分成五种模式,表面模式、生长模式、运动模式、编织模式以及胀压模式,这五种模式是表现自然生物形态的总体概况。如果将这些模式与建筑设计相融合,并对其进行合理调整,就可以构建出较为合理的建筑结构。很多建筑结构都是仿照了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结构形态,例如仿照恐龙骨骼、仿照叶脉的网状结构等。

2.3建筑功能仿生

探究自然界生物体的功能,并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应用到生物体的功能就是建筑功能仿生。比如,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竹子,它是躯干中空的形态,该种植物形态它自身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承载上部枝叶的荷载和活载,还能通过中空的躯干输送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竹子的结构功能形式在当前的简体结构形式的建筑中应用较广。与建筑形态、结构以及材料仿生相比较来说,建筑功能仿生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尚短,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分析。

2.4建筑材料仿生

建筑材料仿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而形成的,建筑材料仿生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色彩以及构成成分等因素为设计模板,分析生物材料的性能、机理以及相关结构,同时将此结构进行合理复制,创造出与原生物体性能、结构相仿的建筑材料。举例来说,泡沫建材结构就是以蜂巢为设计灵感的。这种结构不仅具有美观性,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将树脂与尿素甲醛泡沫填充到泡沫建材中,使得泡沫建材体积较轻,便于施工,同时其还具有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效果。

三、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

3.1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节能是当今社会最为提倡的生活方式,因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无不受到环境破坏和能源危机的制约,人类想要继续繁衍生存就不得不寻求最为合适的生态建筑环境,以社会、自然、人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我国是能源大国,然而总量上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其结构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缺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所占用的能耗百分比从25%上升到35%以上。如果不尽快加大绿色节能建筑研发力度,降低建筑能耗百分比,必将带来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问题。相反采用绿色节能建筑不仅可以采用自然光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而且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中员工的工作效率可得到增进。可见建筑节能有很大的空间,绿色节能建筑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设计思想。

3.2智能建筑

当今新型空间结构型式、智能材料、多功能材料、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21世纪是智能建筑的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所建建筑必须朝着降低能耗,减小占地空间,一体多用的方向发展,所用建筑材料不仅要轻质、高强,而且要多效、节能。例如现有的许多建筑隔墙在具有保温、隔热等基础功能前提下,同时具有防辐射、高强度、多效的性能。不仅如此建筑物还应向着进行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必须以经济、安全为前提,同时兼顾节能、高效和生态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智能建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小结: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学既是一门实践,同样也是一门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思考理论性的生态建筑方式,还需要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分析生态建筑方式是否符合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以及施工环境,通过反复多次的讨论、总结、试验教训中,分析实践当中的问题和收获,在建筑学当中真正融入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核心观念,建筑学中生态建筑学正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种体现和表达,这也说明生态建筑学正是建筑学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冲.关于未来高层建筑发展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4):41-42.

[2]高迎根.转变的先兆--对“未来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21):991-992.

[3]戴志康.都市山水:寻找未来城市的诗意——一个企业家对城市建筑艺术的思考[J].文化纵横,2014,32(6):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