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对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探讨针对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谈飞飞

谈飞飞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共70例神经科患者随即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神经科器械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共35例,研究组为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共35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科;器械;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干预

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主要指使用治疗或诊断的器械使得皮下软组织及局部皮肤表面受到损伤,神经科使用的医疗器械与损伤部位形态相一致。神经科所收治的患者其肢体行动、语言、意识大多存在障碍,甚至瘫痪、昏迷、无法正常呼吸及进食[1]。所以,神经外科使用约束带、鼻饲管、尿管、气管导管等器械的频率远远大于其他科室使用的频率。为了降低MDRPI在神经外壳室的发生率,我院针对病人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共70例神经科患者随即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参照组共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48.63±13.51)岁,其中脑出血患者共9例,神经性肿瘤患者共10例,颅脑损伤患者共16例。研究组共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46.36±11.12)岁,其中脑出血患者共9例,神经性肿瘤患者共9例,颅脑损伤患者共17例。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无压力性损伤,都具有发生MDRPI的风险,即使用约束带、鼻饲管、尿管、气管导管、鼻导管、吸氧面罩等器械中一种或多种,且持续时间>12h,没有其他严重皮肤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撤掉其他器械或给予安置,定期更换清洁清理器,记录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多注意观察病人体位是否正确,若发现压力性损伤情况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给予研究组预防性护理干预。(1)加强观测与评估。按照Braden评分量表并联合使用器械时间、对患者皮肤的压力性情况再结合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更系统全面、动态的了解患者是否会发生MDRPI,再采用一系列相关措施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保持每天检查患者皮肤是否出现破损、发红及潮湿情况。(2)加强护患沟通。多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理方面压力,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多对患者及其家属宣传预防措施、知识宣教等指导工作,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3)改善发病部位的环境。若观察皮肤局部出现湿润应及时使用毛巾擦干,使用透气性比较好的颈托及约束带,定期更换电极片,防止再次形成闷热潮湿的环境。准确掌握冰毯及烤灯的使用方法,防止皮肤受到损伤,进一步加重病情。(4)合理选用器械。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选择型号合适、韧性好及材质较柔软的器械,防止由于器械其他压力造成的结果不准的现象[2]。(5)多进行锻炼并保持充足营养。督促患者多进行肢体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并促进血液流动,指导患者合理健康的进食,保证身体所需养分充足。

1.3观察指标

(1)压力性损伤评分。观察记录皮肤下软组织判断压力性损伤并分期统计,纪录各时期压疮例数。(2)护理满意度评分。满意度从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方面评定。实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MDRPI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MDRPI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1)

3讨论

MDRPI在当前作为一种较不典型的压力性损伤疾病,其影响因素、发病机理、临床应用已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上使用泡沫敷料等器具给予预防作用,逐步取得疗效。近几年我国对MDRPI的风险评估还不够完善,有研究表明,Braden量表能在一定方面表明病人发生MDRPI的机率,但其评估系统还不够完善,仍存在其敏感性。现阶段我国针对其器械使用情况、观察皮肤并无明确记录,也没有一套完善的处置流程,这对预防MDRPI而言还存在很大难度。

综上,本文研究表明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MDRPI患者而言能大大降低其发病率,但在流程处置、模板记录、风险评估等方便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不断优化,从而达到彻底预防MDRPI疾病的目的,提升医护人员护理质量也对患者防止MDRPI疾病有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芹.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J].全科护理,2018,16(32):45-47.

[2]魏万霞.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原因及防护措施[J].甘肃科技,2018,v.34(0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