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 1

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王兴辉1杨合菊2王兴民3

王兴辉1杨合菊2王兴民3

(1山东省青州市黄楼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00)

(2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00;3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青州262500)

【中图分类号】R9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256-02

痢特灵是呋喃酮(furazolidon,FZ),的商品名,是4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效能,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治疗。有人在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同时发现溃疡病的症状亦可缓解,因此便用于常见的溃疡病的症状治疗。《山东医药》1972,5:68首次报到了FZ治疗消化性溃疡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发现FZ不但具有良好的近期溃疡愈合作用,而且还具有其它抗溃疡药物所不具有的远期疗效。该药还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推广应用FZ会使经济紧张的溃疡病患者坚持治疗。为使更多的学者更进一步认识FZ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现综述如下。

1、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FZ在体内和体外均显示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机制是干扰细菌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使细菌代谢紊乱。临床及实验室的研究已证实FZ对H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郑芝田等报道大剂量FZ治疗2周后HP清除率为80%左右。溃疡病患者的HP阳率很高,胃溃疡(GU)多为70%~80%,十二肠溃疡(DU)高达80%~100%。未根除HP的溃疡病患者1~4年复发率达50%~90%,而HP根除后复发率仅为0%~10%。FZ治疗溃疡病的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与清除HP密切相关。

2、抑制胃酸分泌

北医三院董秀云等实验证明FZ可明显抑制Shay大鼠基础胃酸分泌,抑制总酸的排量,并且也抑制由五肽胃泌素、毛果芸香碱、组胺和蛋白胨引起的胃酸分泌。FZ抑制胃酸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多巴胺(DA)起作用。有学者研究FZ能提高脑及十二指肠内DA的含量及活性。陈桂荣等报道DA能抑制胃酸分泌。临床观察脑内DA水平下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升高。6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帕金森患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机会较多。1979年Szabo发现DA受体激动剂对消化性溃疡有治疗作用。1981年Horner证实DA减轻十二脂肠溃疡的发生。最近有人又发现十二肠粘膜的DA受体水平增加。

3、保护胃肠粘膜

有学者报道,FZ对酒精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的Shay大鼠的严重性急性实验性胃溃疡有明显的预防作用。VicenteP等认为无水酒精可破坏胃粘膜屏障,使大量H向胃粘膜上皮反弥散,Na向胃腔分泌使粘膜层和粘膜上皮细胞的粘蛋白含量明显减少。FZ能防止这种变化,说明其有良好的细胞保护作用。黄春炜等报道,FZ使体内DA活性升高,导致胃粘膜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并使含HCO的粘液分泌增加。着对避免局部粘膜损伤和加快损伤粘膜的修复有一定意义。

4、调节植物神经

胃酸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均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协调支配。邢联平等报道,切断外周交感神经后,可明显增加胃酸分泌并影响近段十二指肠的运动与排空。有学者研究FZ可抑制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使神经末梢分泌的单胺类递质不能分解而含量增加,使功能紊乱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重新恢复平衡,起到了“神经调节”作用,FZ对外周神经的调控,在抗溃疡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广泛的临床观察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为使用FZ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郑芝田,等.北京医学,1989,1:8.

[2]杨海涛,等.中华医学杂志社,1988,68:366.

[3]董秀云,等.北京医学,2000,2:183.

[4]郑芝田,等.北京医学,1979,1:8.

[5]陈桂荣,等.中化消化杂志,1990,10:242.

[6]郑芝田,等.中华消化杂志,1982,2:131.

[7]董秀云,等.北京医学,1980,2:183.

[8]VicenteP,etal.AmJDigDis.1970,15:809.

[9]黄春炜,等.中华医学杂志,1989,69:195.

[10]邢联平,等.中华内科杂志,1988,27:282.

[11]徐克成.消化病现代治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