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探讨

陈绍聃

(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平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目的研究在股骨颈骨折术中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所有资料,均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观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且分析影响相关因素。结果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内固定物取出率14.28%、骨折移位发生率28.57%对比非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内固定物取出率79.16%、骨折移位发生率87.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空心螺钉内固定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术治疗中可引发股骨头坏死,且复位质量、内固定物取出情况是引发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空心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术;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科骨折类型,该疾病高发阶段为老年人群,目前在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空心螺钉内固定疗法是主要措施,且获得良好效果[1]。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现象,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现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股骨颈骨折术患者经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我院收治的31例样本数据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患者,经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诊断之后均确诊,排除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资料缺失、治疗依从性差等患者,所有患者在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之后均表示对本次调查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与批准,其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0岁,中位年龄为(45.23±5.23)岁,依据Garden分型显示为,4例I型患者、9例II型患者、13例III型患者、5例IV型患者。受伤到到手术最长间隔28天,受伤到到手术最长间隔1天,平均间隔时间(14.23±5.23)天。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候均采取胫骨结节骨牵引治疗或者皮肤牵引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工作,在专科医师辅助之下对患者血糖、血压进行控制,给予组织氧合状态与改善心功能处理,对牵引创伤进行复位,从股骨外侧将3枚导针朝着股骨颈方向插入,且沿着导针方向置入2枚空心钉,给予C型臂X线机引导下显示空心钉位置良好。内固定物取出之前需要进行常规检查,保留时间大约为10~36个月,经手术一次性取出加压空心螺钉,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经影像学表示患者分为非股骨头坏死组与股骨头坏死组,分析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研究诱发相关因素。经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检查之后出现轻度骨质疏松或者骨小梁模糊现象,存在不规则透亮区与斑片状骨硬化,且该区域附近存在新月征,晚期出现大块骨塌陷、碎裂、不完整股骨头等现象。经MRI检查显示长T1、T2信号取代正常黄骨髓信号,出现明显的STIR序列,T2WI、T1WI低信号,晚期冠状股骨头塌陷较为明显。

1.3观察指标

观察非股骨头坏死患者与股骨头坏死患者内固定物取出率、骨折移位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31例股骨颈骨折术患者所有数据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非股骨头坏死患者与股骨头坏死患者内固定物取出率、骨折移位发生率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本次我院收治的31例股骨颈骨折术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患者平均负重时间为(2.01±0.22)个月,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例数为7例,发生率为22.58%,术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4.23±5.23)分。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内固定物取出率14.28%(1/7),非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内固定物取出率79.16%(19/24),经卡方检验为9.9651,P=0.0015<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骨折移位发生率28.57%(2/7),非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骨折移位发生率87.5%(21/24),经卡方检验为9.9829,P=0.0017<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经分析研究显示复位质量、内固定物取出情况是引发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随着年轻人高能量损伤以及人们寿命的增加,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发生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因存在特殊解剖性,股骨颈骨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现今,在临床分析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主要因素包括骨折程度、性别、年龄、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复位情况。临床研究中一般依据Garden分型来对股骨颈骨折程度进行判断,此外也适合应用在复位评分中,早期绝对稳定内固定与解剖复位可显著降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几率。在股骨颈骨折手术过程中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主要手段,具备容易掌握、操作简单、创伤小、降低关节腔内压力、固定效果稳定等优势[2]。研究显示在未取出空心螺钉患者中存在更高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因此分析中需要研究内固定物取出情况是否影响股骨头坏死有关,资料显示可能是因骨折之后影响骨头血供,治疗后虽然得到缓解,但是已经出现损伤进而促使再次缺血,取出螺钉时破坏钉孔附近血运,引发股骨头坏死。手术促使血液始终处于高凝状态,形成局部血栓,进一步降低血流量[3]。

经笔者研究显示,患者平均负重时间(2.01±0.22)个月,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22.58%,术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84.23±5.23)分。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内固定物取出率、骨折移位发生率对比非股骨头坏死患者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急诊复位以及充分固定是治疗的未来趋势,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欣,曾荣,胡资兵等.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6):477-479.

[2]任荣,李凌伟,郭启发等.骨水泥型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8):7261-7266.

[3]陈志军,杨彪,张大华等.PRP联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3):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