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西医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西医疗效分析

张建武

张建武

(甘肃省秦安县人民医院甘肃天水7416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12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中医疗效优于西医疗效。结论:中西医治疗慢性骨髓炎各有特色,中医疗效更佳,最好中西医结合,互补不足,提高疗效。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西医;中医;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92-0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发的附着于骨的深部的溃疡,分布在骨髓腔、骨膜、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此病是一种毒气深沉的炎症,病程较长,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迁延不愈,可造成患者肢体畸形、功能障碍,甚至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文就本院采用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作出如下分析。

1.资料

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秦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12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39~68岁。病程为2~7年。对照组为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平均38~67岁,病程为2~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与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身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经笔者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良好。笔者在此谈几种方法:

2.1.1阴血凝滞,步履不便

症状:患肢木硬漫肿,酸痛深着筋骨,皮色如常,行走不便,伴身热,形瘦盗汙,舌苔薄腻,脉细数。

病因:本症是由于气不宣行,阴血凝滞而成。治疗以调和气血为主,以温通经络为佐。

治法:调和气血,温通经络。

方药:炒当归9g,炒牛膝9g,炒赤白芍各5g,忍冬藤12g,萆薢9g,木瓜9g,生黄芪9g,汉防己9g,炙桂枝3g,炙甲片6g,桑寄生12g,炒陈皮5g。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每两服。外贴内消膏,薄掺克消散。

方药分析:

此方以生黄芪、当归、赤白芍益气养血,和营滋阴,又兼以活血、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又行药下行。萆薢、木瓜、汉防己祛湿通络,桂枝、甲片温阳托里,陈皮醒脾开胃,忍冬藤清热通络,起监制诸药的作用。

2.1.2阴津亏虚,气滞血瘀

症状;患处长期溃疡,肉芽组织不新鲜,中心色暗红,周围皮肤暗褐色,有少许稀薄分泌物,伴食纳差,倦怠无力,睡眠欠佳,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气血,利湿托毒

方药:生黄芪30g,土炒白术15g,土炒当归15g,玄参30g,川牛膝9g,茯苓15g,木瓜12g,党参15g。.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每天服两次。外用紫色疽疮膏。

病因及方药分析:由于长期溃疡,反复损耗气血,以致邪毒深陷,故治拟补益气血,利湿托毒外出。方中重用黄芪补脾益气,佐以白术、当归、党参益气养血;茯苓、泽泻利湿;玄参解毒;牛膝、木瓜通络,引药下行,直达病所。

2.1.3肾虚血亏,寒湿凝滞

症状:患肢粗大畸型,漏管长期不愈,脓汁外溢,伴身倦困,面黄肌瘦,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腻,脉沉。

治法:补肾健脾,温经散寒

方药:骨碎补15g,生黄芪18g,党参18g,枸杞子18g,当归9g,赤芍9g,兔丝子18g,肉桂9g,川断15g,五加皮15g,云苓12g,猪苓9g,泽泻9g,红花9g,甘草3g。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每天两服。患处宜保温。

病因及方药分析:本证内因是肾虚,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髓空,病邪易于入侵。外因为疔、痈、乳蛾、脓肿病发之后,毒热壅盛,深窜入里,聚留于筋骨,蕴毒为脓。或因跌打损伤之后,瘀血化热,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热盛腐筋蚀骨而脓。或因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蕴毒深窜,稽留不行,化热后腐筋败骨日久,阴血亏损,正气大伤,脓毒流注,迁延不愈。导致肾虚亏,故治宜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温经散寒。

方用骨碎补、枸杞子、川断补肾;肉桂、五加皮温经散寒;云苓、泽泻健脾利温;生芪、党参、当归益气养血;红花、赤芍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寒盛者,加附子、桂枝、干姜;湿盛者,加土茯苓、白术、防己、木瓜。肾虚明显者加巴戟天、山萸肉、杜仲、桑寄生。血虚明显者,加熟地、阿胶。

2.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对病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作不同的抗生素进行对症医治。经CT、X线检查定位病灶后,对于髓腔内有异物、死骨、窦道的患者,要进行手术清除。对于髓腔有脓肿的患者要进行开窗,要将脓液吸掉,将脓性肉芽组织进行搔刮,将死骨摘除,术后对化脓性骨髓炎病患者进行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

2.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窦道口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参加体力劳动,患部经X线检查,骨质修道口愈合,关节功能良好。6个月未复发。有效:体质有所恢复,窦道愈合,但局部偶有轻度炎症反应,经治疗炎症消退,没有溃疡。无效:经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加重。

3.结果

治疗组63例,治愈39例(61.90%),有效20例(31.74%),无效4例(6.34%)。总有效率93.65%。

对照组63例,治愈31例(49.20%),有效19例(30.15%),无效11例(17.46%)。总有效率79.36%。

两组数据比较,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西医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抗菌药物与手术治疗。抗菌药物虽然能急时消炎止痛,但很容易造成细菌残留,易出现耐药菌群,给进一步治疗带来麻烦。手术治疗虽能清除病灶,但引流冲洗需长期坚持。西医治疗该病复发率是比较高的。

中医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以直达病灶,修复患处,消除炎症;促进细胞分化及肉芽生长,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康复,达到“生肌”的目的,对于各种抗生素均耐药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不易复发。不足之处是疗程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医生要根据患者化脓感染情况恰当科学地运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术前用中药以增加患者的抵抗力,术后用中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1]黄继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344-7344.

[2]张军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