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黄必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黄必华

黄必华

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初级中学433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初中教学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中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运用最恰当的手段,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1.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给学生一个完整、明确的教学课堂目标,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每一节新课之前,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该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和信息量,要针对高低年级学生进行划分,不同年级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不一样,因此,教师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2.教师要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

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的疑难、重点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讲一些基础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然后根据尖子生和后进生再区别对待,针对尖子生教师要突破难点,提高尖子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这些难点,让这些拔尖的学生进行突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针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在讲解新课的时候,尽量多回顾以前的知识,把以前学习的知识跟新知识串联在一起,这样可以让这些后进生把以前不懂的知识回顾一遍。教师在课下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尖子生留一些除基本练习以外,还要留一些拓展题型,帮助他们多学习疑难知识和突破学习能力;中等生可以留一些平时跟新知识相符合的相应的练习题;后进生可以留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这样就能在班级的教学中掌握平衡,使得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建立愉悦的课堂气氛。

(1)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展示,给学生观察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之后,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都涉及到哪些知识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多媒体课件,然后教师再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纷纷举手回答,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师生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气氛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相处的融洽性。教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以快乐的情绪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做到不厚此薄彼,不偏袒优秀的同学,不对差生有偏见。

对于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都要想方设法给予他们帮助。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还要帮忙给学生申请,帮助他们减免一些学杂费。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多复习以前的旧知识,一点点帮助他们补回来,争取赶上大部队的步伐。

2.巧设问题情境,科学引导。

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教师要把新内容设置得更有创意性,给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要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可以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候,可以利用图片、幻灯片等形式先设置一个情境。在创设情境上,教师要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出知识点,待学生好奇心正浓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进入主题,讲解新的知识点。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还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初中数学知识的特点就是前后联系比较紧密,课后复习都是以做练习题为主。教师应该多留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留的作业应该注重系统化、关联化。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这道应用题联系同类应用题,从而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这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注重课后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想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我们就必须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好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做到运用自如,多方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延军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26)。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