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护理专业实施案例讨论法教学的必要性徐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论高职护理专业实施案例讨论法教学的必要性徐冉

徐冉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16

摘要:案例讨论法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总结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将典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对相关内容分别进行讨论,然后将结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整和内容;依据护理程序,对该病人提出实施整体护理的具体方案。教师仅作为参与者,通过讨论,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了整体护理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案例讨论法教学护理专业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操作演示、临床见习和实习等方法,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被压抑着,学习热情不高。案例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集体(小组或全班)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个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相互启发,搞清楚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书本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增进师生交流和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追求与探索。如果将案例讨论教学法运用到护理教学中,就能弥补以往护理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正文】

1、案例讨论法教学的依据

1.1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高职教育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教育模式,它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层次不齐,高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普遍存在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学习效果差、缺乏长远的学习动机的特点。这种动机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比如学生的求知欲、对某门课程的兴趣以及授课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现状与这些问题,加强对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那么要想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二是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三是要改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不足。对于这三点而言,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这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用案例讨论教学法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专业内涵,使理论课成为“课堂中的临床实践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学习兴趣、操作技能、临床处理能力。

1.2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操作演示等方法。

1.2.1课堂讲授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一块黑板几支粉笔,执行简单,针对性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台下听,这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的两个极端。很容易造成知识的单向传递,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一味追寻教师讲授的思路,耳听手记,造成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记忆参与较多,智力活动参与较少,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2.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但是对于护理专业这样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而言,只是图文并茂、声乐共存还不足以达到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比如对于一些临床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学生只是单纯的看,缺乏思考和认知的能力。

.2.3操作演示法护理专业实践性强,要求护理专业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临床工作。在护理专业的课程中实施操作演示法教学是必须的。比如《护理学基础》其所讲授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后期学生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最普遍的技术。我们现在的操作演示模式往往是教师一步一步做给学生看,之后学生照着样子自己练习,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但是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案例讨论法教学概念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护理教学中,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护理,临床护理专业老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护理过程记录下来做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可以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当今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越来越普遍。

3.案例讨论教学方法

3.1护理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学科,不乏高深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护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案例来源于鲜活的临床实践、护理实践活动,这些案例讨论应用于护理专业课的教学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小组相互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充分展示、修正,加深每名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其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①明确学习任务及教学目标;②展示案例,提出问题;③分为几个小组讨论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相互启发,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④教师指导学习相关知识;⑤各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⑥各小组互评;⑦教师点评总结⑧学生下课以后,也都有指定的研究作业。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习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也使得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并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通过这个教学的环节,可以进一步反馈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消化的程度,对于普遍存在的误解和盲点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全面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结论综上所述,案例讨论教学法作为一种护理专业教育新模式,其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进行不断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热情,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葛柳燕、王春红.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运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4A):644-645

[2]张俐、刘波.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4A):647-648

[3]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