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唐华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8
/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唐华林

唐华林

唐华林

广西桥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实际上就是要让雨水经路面汇流进入排水口,然后经由排水管网统一排放处理。海绵城市设计思路,即利用透水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使雨水能够被土地吸收,其中部分雨水经绿植过滤后收集起来作为他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优化设计

1当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整体规划感

自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时代之后,我国经济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带动之下,给城市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城市道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之前建设的道路与城市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存在着非常明显反比。道路设计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到整体性,也没有考虑到交通处理功能与社交功能所存在的协调性,导致道路管理的难度比较高,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道路资源的浪费。

1.2人文价值功能难以体现

城市道路中的人文功能主要体现的是民族文化特色方面,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的整个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此时的传统道路中所存在的人文特色全部消失。目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只是考虑到功能性与技术性方面,没有考虑到当地文化特点,所以很多城市从整体布局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雷同性,盲目的建设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文化内涵。城市道路的大力建设使得原有的小巷小弄逐渐的被宽阔马路所取代,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价值的消失。道路涉及到实践价值增强,没有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人文特色。

2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设计的主要应用方式

2.1透水铺装的应用

采用透水性人行道路面结构,能使降水通过孔隙率较高、透水性良好的道路结层,直接深入土基中,将雨水还原为土壤水。充分发挥道路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从而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也能实现保护地水、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目的。

2.2以植草沟为代表的下凹式绿地的应用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植草沟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实现“旱畜涝排”的功能,同时植草沟下凹式绿地可在城市构建分散的小型湿地环境,为各类亲水生物提供滞留空间,增加城市生态的多性样,使城市生态链更加完整。

2.3储存与调节

以往的城市排水遵循的是“快速排除”,在雨水丰富的季节中,路面径流水往往直接由雨污水管道直接排放到河渠内,而旱季时却面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海绵城市储存与调节理念的核心在在传统排水体系的基础上,增加雨水调畜池,收集存、储存路面径流水,在旱季时可直接抽取调畜池内的水做为绿化浇灌、路面冲洗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

3.1市政路面结构层优化设计

在当前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既要满足基本的安全以及功能性要求,又要有效提高渗水和蓄水能力,即结合市政道路功能、位置等合理选择透水结构层。

3.1.1人行道优化设计

城市人行道一般对承载力要求不高,设计时尽可能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结构材料,其中面层建议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混凝土、沥青和环保砖等,而基层以级配碎石或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为宜,用此对人行道进行铺设。实践中,若拟建工程所在地段的地层土壤渗水性能相对较差,则建议在地下布设排水管。

3.1.2车行道优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车行道设计时建议采用透水沥青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暴雨内涝以及地表水径流造成的二次污染,夏季可以有效应对热岛效应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有效补充。对于透水沥青路面而言,其主要是由沥青面层、基层以及土基等构成,在确保道路承载强度以及耐久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使雨水进入路面内部,然后经由具有临时贮水性能的基层下渗至土基,或者进入路面排水管,整体而言可以有效实现雨水还原地下之目的。从具体的结构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面层、基层和全透水结构。其中,透水面层实际上就是透水沥青,而透水基层则主要采用了稳定碎石,基层则采用的是级配碎石。

3.2机动车的车道宽度设计

机动车车道是城市道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道路交通的横向布局方面来考虑,机动车道路的宽度对于整个城市道路的宽度存在直接的影响。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道路行驶车辆数量在持续的增加,但是从当前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发现,道路宽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值,再利用道路的扩宽来保证交通顺畅性已经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之下,就应该合理的确定道路宽度设计。从我国的整体情况来分析,我国的机动车道路的宽度已经明显的要比欧美国家宽,行驶速度在40km/h的车道宽度已经设计为3.5m。从道路设计方面出发,并不是所有的道路宽度越大就越好,而在进行道路加宽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小车道、交通运行量等方面的因素,但是一些城市中比较窄的道路反而没有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所以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道路宽度,并不是采用统一标准来进行设计。

3.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也是为了提升道路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得道路设计更具人性化。城市道路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实施加宽、扩建施工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些项目的实施存在工期紧等问题,所以在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只是考虑到一些大的问题,对于一些安全性的问题没有考虑进去,比如盲道等。国家建设部与民政部在2001年就已经对于城市道路中的无障碍通道有着明确的要求,对于一些特殊道路在设计中应该设置路缘石人行道,公共车辆站点的位置上也应该设置提示盲道。无障碍设计主要作用就是保障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在设计中还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要做好细节性设计。

3.4市政道路特殊设计

除以上重点设计环节,实践中还应当针对不同的市政道路工况条件以及要求等进行特殊设计,具体分析如下:

(1)生态植草沟。实践中根据市政道路项目建设整体规划方案,可以结合地形特点对绿化带进行合理改造,比如设计成下凹形草沟形式,利用透水性较强的土壤,经由从上至下实施水洗的砂石和碎石优化配置,将具有耐短期种植性的树种种在草沟内,并且将其与路牙开口布设在道路横坡内,这样可以增强生态植草沟采集雨水的能力,而且可以将盲管敷设在水洗碎石下,有效规避了雨水溢流现象。需注意的是,雨水持续浸泡路基会产生不利影响,此时应当合理布设土工布,比如置于侧端以及底端,确保雨水不会因渗透到市政道路路基而影响安全稳固性。

(2)雨水花园设计思路。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优化设计雨水花园,即将雨水处理系统置于市政道路最低位置,这有利于处理径流,而且能经由应用搭建结构便捷的雨水花园达成目的。由于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因此利用颗粒物将其有效清除掉,以有机污染物排放。同时,进水口雨水会朝着雨水花园引流,此时雨水对生物介质会进行持续冲蚀,因此需设置防冲卵石,以免雨水对其长期的冲刷,并且保证雨水在生物界得以自然渗透和消纳,换言之就是通过生物介质的作用来净化雨水,并使其通过雨污处理系统排放。

结语:总之,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属于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具有非常独特的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雨水利用效率。此外,海绵道路是海绵城市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实施道路设计时,需加入海绵城市理念。

参考文献:

[1]杨国浪.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J].居业,2018(08):128-129.

[2]赖峻岩.厦门城市道路绿化与海绵城市改造探讨[J].绿色科技,2018(11):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