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彭霞林

安乡县人民医院湖南安乡415600

【摘要】目的:对骨科收治的实施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预防和护理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骨科大手术的患者78例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在此基础上加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开展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满意度比较;并对术后深静脉血栓两组的发生率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方案患者对其满意度评价达到94.87%(37/39),较比对照组82.05%(32/39)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占2.56%;较比对照组15.38%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收治的实施大手术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有效的降低其发生率,加快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利于构建和谐、信任护患关系的稳定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骨科收治的患者接受较大的手术治疗的患者情况一般较危重,患者手术后需要绝对的卧床制动,这也造成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其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属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其预防及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护理的重点、预防等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将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骨科大手术的患者78例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骨科大手术的患者78例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9岁——79岁,平均年龄(58.11±2.18)岁;男性患者20例,女性1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0岁——78岁,平均年龄(59.03±2.87)岁;男性患者21例,女性1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骨科大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有学者指出,高龄、肥胖,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既往存在深静脉血栓病史或伴有骨盆损伤均属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2],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予以重点对待,积极帮助患者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骨科患者术后恢复意义重大,护理人员应当格外重视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变化。多和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表达和主诉,从各个方面表达关心、尊重和支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性情绪,强化治疗积极性;鼓励患者做情绪方面的合理宣泄,以减轻手术及疼痛所产生的应激反应。③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增加康复配合度,也能避免患者在各个阶段对自身出现错误判定,影响康复效果。以简洁的语言说明治疗和康复重点,讲解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并强调其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了解患者是否有不良习惯,予以纠正,嘱咐其戒烟,并给予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此阶段应以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为主,以预防便秘;说明术后及早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并教会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④深静脉血栓多在骨折患者术后的第1~2d发生,在此期间要增加巡视频率,鼓励患者及早开始康复锻炼。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先协助其采取合适体位,确保其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定期为其翻身,避免出现血液淤滞,在此阶段可帮助患者进行关节被动练习(以关节屈伸为主),以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术后1d若无异常指导患者进行臀部收缩,趾、踝关节跖曲与背伸练习,注意帮助其掌握并合理控制活动频率、强调和时间,以不疲劳为度。⑤遵医嘱施以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时间应超过10d,注射药物时需注意进针不可过深,不可用力按压,注射完毕还需嘱咐患者不能热敷,避免血管扩张而出血。

1.3观察指标

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开展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满意度比较;并对术后深静脉血栓两组的发生率统计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研究分析SPSS20.0软件开展,满意度、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代表,χ2检验,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骨科收治的实施大手术的患者情况较重,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绝对的卧床制动,对患者的活动受限,加之手术的擦操作,大手术一般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出血量大,术后患者的机体能力下降,较比小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应的增加,其中深静脉血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情等都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造成术后的死亡。

优质的护理开展确保围手术期患者的各项护理情况,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在患者的饮食、心理、认知、功能锻炼等方面重点干预术前需对患者进行细致评估,准确掌握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尽量减少危险因素;全程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术后防范意识;围术期产生的应激反应和骨折后带来的痛苦,患者极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恢复,需给予有效疏导;术后密切注意病情及相关体征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期功能锻炼是深静脉血栓预防方面最为有效的办法,应鼓励并指导患者及早开始[5];合理运用机械预防及药物预防可增加预防效率。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骨科收治的实施大手术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有效的降低其发生率,加快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利于构建和谐、信任护患关系的稳定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芳.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90.

[2]黄爱英,吴清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505-3507.

[3]郑明香.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115-118,125.

[4]陈玉春.下肢骨折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92.

[5]郭妍,全伟,牛志霞,等.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53.

[6]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