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培养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培养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赵桅高卡张伟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招生也降低了门槛,本科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充。在数量巨大的基础上怎么才能保证培养质量,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着眼未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1.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1]。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也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创新能力是现阶段大学生比较缺乏的能力,同时也是现阶段各大高校较为注重的能力之一[2]。于此,本课题了解了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对策。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2.1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黄河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达到了研究分析的要求。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主要在本校自习室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当场收的方式,所发放的问卷基本都回收,保证了回收有效率。

2.2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本调查以黄河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令人担忧。

通过调查发现广大本科生对创新有着客观的认识。但对于调查“你认为大学生的哪种素质相对重要”,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能力最重要,认为创新能力重要的仅占了整个调查的18.1%。综合来看,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现状在客观认识方面比较令人满意,但在主观方面,自主意识还不够充分。有许多大学生是为了外界的条件,逼不得已,才去创新,所以他们往往搞不好创新,因为他们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关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我国大学生在想象力、创新灵感、能力等方面都基本可以,但还存在许多不足。调查说明,我国大学生大多数虽然具有创新意识,但是创新灵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体而言看,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表现为一般,甚至严重不足,有待提高。

关于创新教育环境的调查,本次调查围绕课程设置内容进行。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得出结论: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偏向理论课,创新实践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就要对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

根据调查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堪忧,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低的因素比较多,但总结起来有以下两方面

教育理念僵化。刘树仁[3]提出高校要尽快转变传统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例如,岳晓东等[4]曾经指出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应该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变单一课堂讲授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本学科前沿知识有机地引进课堂,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借此机会,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成果,这对学生可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另外,高校应该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智能和创新方法。高等学校要开设系列的专门课程,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并有意识地传授给青年学生”。在这方面,应有重点地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同时,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题目,对学生进行科研的基本训练,教师加以必要的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方法。

5结语

大学生对创新意识有较充分的认识基础,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创新的认知与实践严重背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方面因素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来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最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一项主要任务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2005,10.

[2]呼艳芳.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76-77.

[3]刘树仁.试论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67-70.

[4]岳晓东,龚放.强化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C]//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199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