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

邓林

(四川省华蓥市杜家坪小学华蓥638600)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启发。教师要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才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东西,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还将教师的这种作用比作教孩子走路:“老师讲,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帮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最后完全可以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上课也一样,不能光灌输,要多启发,多引导。”叶老非常注重教师的“引”在教学中的作用。而教师的“引”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终生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引”的作用。教师的“引”,主要是指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愉快积极地学习的过程。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呢?

一、“引”在点上。

“引”在点上,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教学目标、学习能力、学习情境恰当的、及时的进行“导”,即是说要掌握时机与火候。它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的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引导,让学生茅塞顿开。

例如:两条直线相关成直角,则两直线互相垂直。由于教材只出现了“十”的情况,因此有的学生对垂直是否“┗”还不能理解。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考虑(1)直线是否可以延长?(2)直线无限延长后“┗”会变成什么情况?(3)如将“十”形的交点擦去一条射线,变成“丄”擦去两条射线,变成“┗”,那么这样相关的两直线,是不是仍旧互相垂直?要求学生根据“垂直”的概念进行思考。通过讨论,加深了“垂直”概念的认识。

又如“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问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是自行车的几倍?自行车每小时的千米数是汽车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出这样两个算式

在讨论这两个算式时,如果这样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回答往往从表面上区别其异同,说不到点子上,如果这样问:“这两道算式所用的条件一样,计算方法都用除法,为什么?一道用15作除数,另一道却用40作除数呢?那么学生就能扣住关键回答:一道是求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几倍,是汽车速度去与自行车速度比,所以自行车的速度要作除数。另一道是自行车速度去与汽车速度比,所以汽车速度作除数。被比的数总是作除数,这样的提问就能揭示数学的实质性问题,而不是现象。

二、要引在“理”上。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就事论理”,不要“就事论事”。

如比较1/2和1/3的大小,在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讲出算理。有的说:“有12支笔,取它的1/2是6支,取它的1/3是4支,所以1/2比1/3大。”最后有学生找出了规律说:“两个分数的分子一样,分母小的分数就大。”这个结论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的。

又如:学生在学习求积的近似值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而积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就不能随便去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知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引导学生讲算理,不仅可以活跃学生解题的思路,并且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勇于质疑。

三、要引在“探”字上。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动脑筋,开阔思路,探索解答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不但获得知识,并且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思维规律,学会怎样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学得的知识,就能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如:用乘除互逆关系求未知数X,学生是有基础的,就要求他们自己看课本,老师只提自学要求,并拟定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讲出道理,然后引导学生与用加减互逆关系求未知数X,进行比较,归纳出共同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避免死记硬背。由于他们确实理解了,因此对于像180&pide;(口-28)=4和3×(X+19)=96这样的题目,也能根据加减或乘除的互逆关系,求出正确答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从而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

例如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这个概念,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如从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起就逐步教会学生看线段图、主要是老师把线段图,运用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中去。比如:学校里养了7只黑兔,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黒兔比白兔少几只?我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讲清“求相差数”这类题目的特征,然后,离开图片用线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根据这类题目的特征,如下图:

通过这样的线段图画成两段表示,可以明显地看出是有两样东西在比较。这就提高了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问题类化,知道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得到发展,学生养成了利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引”字着手,让学生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