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0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00例临床观察

缪红卫洪承武

缪红卫洪承武(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肛肠科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051-02

【摘要】目的为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将10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500例观察组和500例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出血,疼痛,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上述指标上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比外剥内扎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重度混合痔

混合痔(Hemorrhoids)是指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的内痔和外痔部分互相融合,形成一整体的肛垫病理性隆起组织,它具有内痔和外痔的临床特征。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且以11点处最为多见。混合痔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约为87%,是肛肠科最为常见的多发病,症见便血疼痛、脱垂,甚至行走、咳嗽或久站久坐时痔核自肛门脱出,严重时不能回纳,伴下腹坠胀、便血、疼痛和不适感。我院2007年3月—2011年11月历时4年多对5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进行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并与500例运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相比较,在减少术后出血,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100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组与外剥内扎术组各500例。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组中男305例,女195例;年龄19—78岁,平均46.5岁;Ⅲ度266例,Ⅳ度234例。外剥内扎术组中男296例,女204例;年龄18—74岁,平均45.2岁;Ⅲ度257例,Ⅳ度243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按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1]分类法Ⅲ一Ⅳ度混合痔患者均可纳入重度混合痔范畴。

1.3治疗方法

(1)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长效止痛合剂局麻或连硬膜外麻醉,弯止血钳分别夹持3、7、11点位或三到四个最大痔核基底部的下1/3,10号丝线从齿线上贯穿结扎一针,剥离切除钳下外痔部分,丝线呈“∞”字结扎于钳下,剪去痔核上1/3,外痔切口呈规范的纵形放射状菱形切口,其余痔核外痔仅呈减压口,剥离切除血栓和曲张的静脉丛,使之平整,切口近齿线处若有渗血不止应予结扎,剥离后若有严重皮桥脱垂,可在肛缘行横行切断,断端间断缝合平整。然后用消痔灵内痔四步注射法:采用吉林集安益盛药业生产的消痔灵注射液,第一步,痔核上方的痔上动脉区注射,用消痔灵1:1浓度注射1~2ml。第二步,痔粘膜下层注射,用1:1浓度在痔核中部进针,刺入粘膜下层后行扇形注射,使药液尽量充满粘膜下层血管丛中。注入药量多少的标志以痔核弥漫肿胀为度,一般为3~5ml。第三步,痔核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缓慢退针,多数病例有落空感,可作为针尖退到粘膜肌板上的标志,注药后粘膜呈水泡状,一般注射1~2ml。第四步窦状静脉区注射,用1:1浓度在齿状线上0.1cm处进针,刺入痔体的斜上方0.5~1cm呈扇形注射,一般注药1~3ml,一次注射总量10~20ml。注射完毕,消毒按压,5或7点位切扩,可容3指即可,若有明显狭窄,可挑起部分内括约肌切断,肛内放入凡士林纱条,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术后处理:(1)术后卧床休息1天,半流饮食3天。(2)术后辨证内服中药,给抗炎、支持治疗5-7天。(3)每天中药涂擦换药1-2次,碘伏清洁消毒后肛内注入黄连膏5ml或黄连纱条换药,痔疮栓1枚塞肛。(4)术后第3天予麻仁软胶囊口服,第四天仍未大便时给清洁灌肠或肛内注入开塞露20ml,使大便排出通畅。(5)术后10-14天出院。(6)注意合并症的治疗,如出现肛门坠胀﹑排尿困难﹑腹泻、咳嗽等,应及时处理。出院后门诊黄连纱条或生肌纱条换药至痊愈。

(2)外剥内扎术:传统外剥内扎术是从齿线下肛缘外痔核部分行V字切口向上剥离,切口延伸至齿线上0.5~1.0cm而后结扎内痔核,术后创面处理与观察组相同。

2结果

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n术后出血大出血疼痛住院时间

观察组5003202609.0±3.0

对照组5001181045015.5±4.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混合痔[2]是指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的内痔和外痔部分互相融合,形成一整体的肛垫病理性隆起组织,它具有内痔和外痔的临床特征,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和多发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40%,占肛肠疾病的90%左右[3]。重度混合痔理想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主要的术式有痔环切术、外剥内扎术及PPH术等,传统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外剥内扎术,其对于痔核分界、孤立性的混合痔效果良好,但是对于多发性效果稍差,同时术后疼痛、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长等。PPH术适用于环状脱出内痔及以内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但是费用较高,术毕回缩不全者,需行外痔剥切,与微创无痛的承诺不符,难以普及。

自2007年以来,我科运用消痔灵内痔四步硬化注射术加外剥内扎术对重度混合痔术式进行改良,在行外剥内扎时,以3、7、11点位三个痔核为主,其余内痔缝扎时位置与3、7、11点痔核错位,防止形成狭窄环,对小的痔核行小的外痔减压口;内痔部分行消痔灵内痔注射术,用消痔灵注射液对3、7、11点位痔上粘膜行四步注射术,起到悬吊、固定肛垫作用,同时可起到阻断血流,萎缩痔核作用,配合外剥内扎,减少外痔剥离术口大小,又有PPH术的悬吊、固定肛垫疗效,又减少创口和出血等,缩短术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对术后疼痛、继发性大出血、缩短疗程等有出色的解决,降低了术后的风险,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患者痛苦少,方便住院和门诊患者手术。

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比传统之外剥内扎术能减少术后疼痛,术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有效地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是治疗重度混合痔比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严建,袁轶峰.PPH术与Mill远an—Morgan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比较,中医药导报;2007,13(5):63-64.

[2]曾晓峰,黄进,牛维益.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317例分析结直肠肛门外科;2006,12(5):300-301.

[3]刘丰.高频电刀联合PPH治疗重度混合痔,中国医药导报;2006,7(3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