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例儿童和妇女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1120例儿童和妇女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刘冬梅1彭莲红2

刘冬梅1彭莲红2

(1广水市妇幼保健医院检验科湖北广水432700;

2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超科湖北广水432700)

【摘要】目的:了解妇女与儿童这两类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及其感染模式。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被检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儿童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为8.93%,妇女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为11.05%,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女的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儿童,所以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乙肝病毒的防护意识,采取保护措施,积极进行早期产科预防,以减少垂直感染。

【关键词】妇女和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肝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约有1亿人为HBsAg携带者[1]。有关报道指出,医院产科是传播是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为了解妇女及儿童的乙肝感染情况,我院将2006年1月~2010年8月的1120例血液标本的乙肝5项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此次研究所有的标本为2006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乙肝5项检测人员的血清标本,共计1120份。其中来院妇女体检标本356份,我院将其定为妇女组;儿童体检标本764份,我院将其定为儿童组。

1.2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此次研究所用的试剂均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提供(我院都于有效期内使用),且操作和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要求进行。

2结果

2.1两组人员的感染率儿童组764例,5项指标全阴291例,表面抗体阳性473例,共计754例,感染率为8.93%;妇女组356例,5项指标全阴166例,表面抗体阳性146例,共计312例,感染率为11.05%。医务人员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感染率以医务人员组为高,二者结果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见表1(略)。

2.2两组人员的感染模式在356例妇女组受检者中,共检出10种感染模式,其中大三阳(即HBsAg阳性、HBeAg阳性及抗HBc阳性)感染人数占总人数的0.17%,小三阳(即HBsAg阳性、抗HBe阳性及抗HBc阳性)感染人数占总人数的1.82%。在764例儿童组受检者中,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抗HBs阳性和抗HBc阳性、单项抗HBc阳性3种模式均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大三阳感染人数占总人数的0.54%,小三阳感染人数占总人数的1.79%,占有较大比例的两种模式分别是抗HBs阳性和抗HBc阳性(3.23%)、单项抗HBc阳性(2.69%)。

3讨论

HBV属于一种嗜肝DNA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不仅会引起急性肝炎,还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此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妇女的乙肝感染率(11.05%)要明显高于儿童的乙肝感染率,所以我们要特别引起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产科防护的意识,积极采取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包括对出生新生儿必须免费注射乙肝疫苗、对孕妇HBeAg阳性高危人群者生产的婴儿加强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预防等)。HBeAg阳性是病毒复制的指标,大三阳患者体内HBV复制能力最强,具有很大的传染性,且多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小三阳患者的HBV复制能力较弱,传染性也相应的较低,甚至是感染恢复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的停止。自从医学界阐明了HBV前C区突变株因83位AA碱基可以发生替换而使HBeAg不能表达,但仍可导致肝脏损害并持续HBVDNA阳性以来,对于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的患者就不能掉以轻心[2]。此次研究中抗HBs+抗HBe+抗HBc、抗HBs+抗HBe和抗HBs+抗HBc这三种模式均为乙肝的痊愈期或恢复期。这三种模式在妇女、普通人群和跟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儿童,这进一步说明前者在长时间的生活和工作等原因的影响下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同时也可以说明随着人们防护意识的增强,主动注射乙肝疫苗,以及在发生意外接触乙肝病毒后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感染措施,从而为降低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红燕,李君娥,魏一英,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清检测及意义[J].中国医学期刊学会,http://www.yixue68.com/fuchanke/class/.2004,4.

[2]王平忠,周永兴.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10):9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