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大数据运营模式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电力大数据运营模式探索与实践

程思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对于我国电网企业来说,大数据思维是其推进企业管理变革的客观要求、提升运营决策水平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施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大数据运用电网企业运营监测实践为契机,展开对电力大数据运营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运用;电网企业运营;监测管理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功能,所以在其运行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另外,电力系统运营监控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时刻对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监控,然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1电力大数据运营分析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数据采集手段的多样性,使得数据采集速度不断提升,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当前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需要对电力运营管理能力进行升级和提升。电力运营监控数据分析的问题包括:(1)电力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且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通常以人工收集及电力实时采集手段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数据相互关联但又有不同形态,有着明显的数据类型异构异质(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的特点,传统技术手段对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以及空间矢量数据等其他数据格式处理能力不足,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分析造成了一定阻碍。(2)数据处理方式难以进行高效处理。在电力运营监控系统,会涉及到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等,时效性高、信息量大,且涉及指标较多,传统技术手段不能满足处理需求,所以需要使用云计算及分布式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分析。(3)专业壁垒凸显,数据未有效贯通。数据来源于多个业务系统,具有显著的跨专业特征。共享实时性不强,未能实现一次采集或录入、共享共用,跨专业流程不贯通,目标不协同,操作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数据模型。现有数据在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效率效益和工作质量等方面价值发挥不充分,未取得明显效果。

2电力大数据运营的数据处理

2.1监控数据的类型

(1)基本数据:基础数据是电力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其内容包括电能大小、电量大小以及电压稳定性等。电力运行监测系统监测对象就是如电量、电压等基本数据,因此电力企业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2)电力公司的运营数据:电力企业运营数据也就是电力企业生产和执行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其包括了电力市场交易价格和电力销售客户以及电力销售量等相关数据。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应该关注在其运行操作过程应该重视的内容,如此就可以提供给企业营销决策以正确性的指导建议。

(3)电力企业管理数据:电力企业的管理数据也就是ERP和协作办公以及企业一体化平台的数据。这些数据与前两种不一样,只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共享。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极大地促进开展有关部门的工作。

2.2对于监测异动数据的处理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一定存在一些异常情况,这将导致会有动态数据生成,分析数据并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对操作运行监控系统的情况,异动情况下的管理可以分为不同的部分,如异动处理和异动生成以及异动统计等部分。而异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业务异动:所谓的业务异动主要说的是根据业务方面相关的规则,在业务相关数据中发现存在的异常变动。进一步的细分可将业务差异划分为明细方面异动和流程方面的异动以及指标方面的异动。

(2)接口异动:当监视数据传输接口(主要是ETL和DXP)的过程中发现接口异常时,接口方面就发生异动。

(3)数据质量的异动:根据相关配置原则实时监测数据完整性、时效性和监测精度,如果监测获得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时或无法获取接入数据的信息,就会出现产生异动的信息。

2.3全面监测实例

某公司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施运营监控和管理,在全面监控的过程中加强研判、处理运营监控工作平台日常异动指数,新增异动异动有6024条,异动涉及14个业务部门、206项异动指标、123个监测场景。当前,有135条工单处理;该系统已被排除了5889条,系统自动排除异动3589条,初步识别手动排除了2300条。公司的月度经营例会向市县两级发布公告《重点指标监测通报》,对指标问题比较突出的县级公司给予预警,根据监测分析显示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并跟踪实施落实上月警告的整改情况,把整改实施落实的情况应纳入每月的县公司工作评估。当前,运营监测中心对公司系统20个主要指标实现了城市和郡县的一体化在线监测研判、跟踪纠正反馈、月度通报预警以及落实考核责任的常态化闭环管控。

3电力大数据运营应用的措施

3.1建立人员保障机制

①多举措提升监测人员分析水平。运营监测业务覆盖面广,专业技能要求高,工作时效性强,对员工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高。国网供电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结合实际推出激励措施,对监测成效较突出的员工实行绩效考核奖励,提高大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另外,明确每位员工的对口主专业,学习钻研对口部门业务,精通对口部门指标,并实行AB岗制度。②积极建设协同网络,明确办公室等十三个部门为运营监测业务联络部门,并确定运监业务联络人;同时,确定县公司办公室为运监中心对口联系部门,确定县公司办公室主任为运监业务联络人。

3.2建立协同分析机制

①与业务部门建立常态的数据和信息资料定期报送机制,并参加专业部门的专业会议及公司层面的综合性会议如安全生产会、同业对标分析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②建立有效的业务调研支撑机制,根据分析需要,以工作联系函的方式下发协同分析需求,业务部门、县公司配合建立分析模型。

3.3大数据平台基础上实现运营可视化

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首先要在电力运营监测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标准化的运营体系。在电网和客户之间建立配电网枢纽,这在供电和用电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电网抢修是在电力企业中最常规的、最常见的一项重要性工作,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法回避地会直接面对不同的客户更无法避免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尽快摸索出一套具备推广价值的电力抢修可视化、标准化的工作与管理模式,并以电力抢修的标准建设与全过程的监督与考核作为基本抓手,提升抢修工作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3.4大数据平台基础上运营监测功能的实现

=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从数据库的建立到运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和步骤,在已经确定业务对象问题方面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监测功能。例如:对于10千伏配网停运的监测,应手动导入数据,并对全部的10千伏线路的停运状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对于电力企业配网运行的监测,可以从数据库和数据中心汇总定期抽取ERP数据,并及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同时,利用Tableau工具实现对重过载、低电压、三相不平衡事件的全面的监测。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是当前社会生活中运用范围最广的能源之一,电力的普及和使用水准也是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条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所需求的电力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因此,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电力大数据的监测应用,并对其实现功能进行研究探讨,推动电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亭,王艳亭,陈强,刘艳军,徐云龙.电力企业运营监测(控)信息系统应用架构设计[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3,01:32-38.

[2]岳超.宁夏电力公司运营监测系统应用及功能拓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