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段介入栓塞治疗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不同时间段介入栓塞治疗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效果评价

张先龙

神经内科湘雅常德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时不同时机手术开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延时介入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在发病2d后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早期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在发病2d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和精神状态,同时早期手术也不会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时机;介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分析

动脉瘤是指动脉的管壁薄弱而发生肿胀的病变。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动脉瘤能够发生在患者机体的任何一部分相关研究报道,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而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症状表现,同时增强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手术时间的选择,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争议,并没有达成一致性。所以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时不同时机手术开展的治疗效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1例。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9岁至58岁,平均年龄(46.5±1.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8岁至59岁,平均年龄(46.3±1.7)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方式如下。

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并在患者股动脉穿刺后,放置6f的导管鞘,给予患者全身肝素化。通过导管鞘,在患者的动脉病变侧颈动脉或椎动脉放入6F导引套管调整方向,位于患者第2颈椎的水平线,在患者动脉瘤内部放入微导管,对患者的动脉瘤予以固定填塞,如果患者为宽颈动脉瘤,则需要联合颅内专用支架覆盖瘤颈,通过支架孔将微导管放入患者动脉瘤腔内部。应当注意不能在手术中将动脉瘤完全包裹,在调整微导管,倒回动脉瘤腔内,不时应当给予弹簧圈将动脉瘤完全填塞。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在患者发病后2d以后。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则在患者发病2d以内。

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手术结果进行巩固,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和尼莫地平,改善患者的血管状况。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分,将结果进行线性统计方式回归,将评分指标均合并为百分制评分标准,得分越高说明质量越好,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精神状态。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记录主要包括头痛、脑出血、血管痉挛。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对比

3讨论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系动脉瘤引发的病死概率可达30%-40%,而患者即便存活下来,也有大约50%的致残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方案,通常以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后以及介入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但传统的开颅手术容易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创伤,并且开颅手术往往风险较大,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

本次研究中,分别选择了发病前期和发病中期,对患者进行手术,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和精神状态,同时早期手术也不会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贺喜武,张强,李亚东,马越.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0):50-54.

[2]郭瑞,邵毅.分析脑动脉瘤破裂正确时机实施介入栓塞术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8):9527.

[3]张淇,胡志源.不同手术时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6,31(09):990-993.

[4]杨芳宇.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早期外科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7.

[5]韩锋.栓塞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贵州省神经外科分会.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贵州省神经外科分会:,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