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梁昕慧张成伟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湛江524003)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生化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和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即能详细监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并能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生化检验;肝硬化;中西医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96-02

在临床上,肝硬化属于常见疾病,其不仅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新陈代谢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而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早期确诊既能对其病情恶化加以控制,又能减少其治疗疗程[2]。因此本文对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30~68岁,平均年龄为(44.12±3.18)岁。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为31~69岁,平均年龄为(43.23±4.27)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实施生化检验。即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约3-4ml,完成取样之后待血液凝固,之后分离血清(转速为3000r/min)并送至生化检验,检验仪器为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FP?CEA采用cobas6000。监测指标为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和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生化指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和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和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化压力的增大,临床上发生肝硬化的患者逐渐增多,而其一般多发于中年男性(40~50岁)。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在长时间肝炎的刺激下,其肝脏组织反复受损,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由于其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而临床需采取恰当措施加以诊断[3]。而在患者中西医诊断中,采用生化经验项目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效果。通常患者发生肝硬化后,其肝细胞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其总胆红素水平也会显著增加,且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与总胆红素水平成正比。同时肝细胞一旦受损,其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就会减弱,且随着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患者失代偿期肝脏合成能力达到减弱,因而机体内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病情也会逐渐加重。所以针对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项目,既能对患者病情加以明确诊断,又能达到较高的临床诊断效率[4]。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和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转移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即能详细监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并能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超阳.肝硬化患者中西医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7):129+131.

[2]刘建勋.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5):68-69.

[3]马媛,沈玉萍,魏华.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05):86-87.

[4]李维,李兆杭,胡权利.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意义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