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混龄民间体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主体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在混龄民间体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主体性

陈满莲

温州市第十七幼儿园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混龄民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开放式体育活动区中的一个活动区域,其主要内容为适合的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是对园内基本活动补充。可自主进区活动的为学龄前3-6岁幼儿。本文就如何在混龄民间体育活动激发幼儿的主体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龄;民间体育活动;幼儿主体性;方法探讨

所谓混龄体育活动是指打破幼儿年龄及班级界限,各班级孩子在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八个功能区,自主选择自己的内容活动[1]。此种活动方式,作为同龄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们从中受益。同时,混龄民间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对于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

一、以科学化与游戏化的活动设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以角色设计,激发幼儿参与其中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而游戏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如走梅花桩练习平衡能力时,小班很难坚持一圈,但这时大班孩子带着一起玩警察抓坏人,小班孩子参与意愿就会增强。可见,活动中角色的设计,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其中,利于达到预期锻炼目的。

(二)立足幼儿特点,赋予活动丰富的情节

设计混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要立足于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来设计游戏化的情节。如为锻炼幼儿听辨信号能力的《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情节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如身临其境,易于为游戏化情节所吸引,自觉地投入活动之中。

(三)立足幼儿年龄段的差异,选择活动内容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充分立足幼儿年龄段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因此,在混龄的活动内容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可见,在选择活动材料时多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质量。

二、以一物多玩,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性

“一物多玩”的教学形式是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融入材料之中,以玩来激发幼儿创造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

一是材料需具有多功能性。提高幼儿的创造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充分挖掘多种玩法,这时材料多功能性就尤为重要。如对于“纸球”,可放托盘里,练习幼儿走;可当足球踢,练习幼儿跑和踢的动作;可当做“炸弹”去炸碉堡,锻炼幼儿手臂肌肉。

二是材料需具有多样性。可以挖掘生活中物品做为民间体育活动材料,如轮胎、梯子、铃铛、橡皮筋、盒子、废旧报纸等,这些材料对于幼儿而言,充满新颖感、有趣,且富有挑战性。更为有意义的是可以激发幼儿自己主动去寻找身边的生活材料,变为活动材料。从而激发幼儿创造灵感,在玩中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选取材料需具有层次性。为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性及对于活动的持续性,教师在材料的乳房奇葩取上要下一番功夫。如玩竹梯时,内容设计为“勇敢的消防员”,将梯子和轮胎架成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桥,让幼儿在上面练习各种走和爬,从而练习其平衡能力。由此引导幼儿选择的主动性。

四是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幼儿心理正处于启蒙发展阶段,鲜艳颜色、生动形象事物更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如不同活动区用不同色彩,设置不同的背景。红外线区,挂满铃铛;攀爬区,墙上“长满”蘑菇,这些美观、有趣地设计,立刻吸引幼儿进入活动。

三、以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主体性

(一)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

幼儿期的孩子适宜的鼓励对其成长很有益处。如对于初次爬竹梯的孩子,当发现其怕的表现时,教师要立即给予语言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们证实自己的勇敢,当他们体验到成功时,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增,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随之提高。

(二)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充分让其感受其主体地位

为让幼儿充分感受其主体地位,在活动中采用互评式评价,鼓励孩子们自己心里想说的都说出来。如玩丢手绢,老师念儿歌等,当孩子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自信。这一活动方式也好地让孩子们体现了其主体地位。

(三)以体态式评价,赋予评价的趣味性

言语评价仅局限于幼儿的听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各种感官,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如在爬网区,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摸头、微笑等,鼓励他们勇敢的去爬;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竖起大拇指、击掌或拥抱,表扬他们。评价的趣味性,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四)适当的差异性评价,促进个体良好发展

对幼儿的评价,要体现出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发展都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幼儿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评价。如在攀登区,对于能力弱的幼儿,以鼓励为主,让幼儿时刻感受自身的进步;对攀爬顺利的幼儿,给其设定更一些的目标,鼓励其更进一步。

在混龄民间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主体性,提高幼儿体能及健康,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促使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3]。

参考文献:

[1]陈丽银.刍议农村幼儿园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指导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2):22.

[2]林素华.关于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好家长.2017,(37):27.

[3]吴少丽.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支持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9.(0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