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与质量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与质量剖析

曾荣

咸丰县裕丰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价值,相关施工单位就要在其制作和施工过程中,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以及质量控制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也会对如何科学选用高性能混凝土各项原材料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绿色工程的施工要求,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质量控制

1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要求

1.1水的选用

(1)要避免拌和用水影响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以通过相应的检测试验来确定待检验水和生活用水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若两者的时间差低于0min,则可证明该拌合用水符合混凝土的拌制标准。

(2)要避免拌和用水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相应的检测试验来确定待检验水和生活用水所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若是待检验水拌制的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饮用水拌制的混合物抗压强度90%以上,则证明该拌合用水符合混凝土的拌制标准。

(3)要避免拌和用水杂质含量超过定额基准,与之完全吻合后,才能进行投入使用。

1.2骨料选用

(1)要保证骨料的级配

不仅颗粒的粗细、大小要均匀,而且还要具备较低的空隙率,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各项应用性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2)要保证骨料的物理性能

即骨料外观的密度和堆积密度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分别大于2.7、1470kg/m3。同时,吸水率要低,尽量选择外表粗糙、粒径适中的粗骨料,这样才能满足混凝土的拌制需求,使其流动性、耐久性、强度、稳定性等达到最高标准。

(3)要保证骨料的力学性能

杜绝一切软弱颗粒骨料或风化骨料的掺加,且岩石抗压强度也要尽量高于混凝土自身强度1.5倍以上,这样才能增强骨料的弹性模量,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相吻合。

(4)要保证骨料的化学性能

尽量选择无碱活性骨料,使其含泥量小于1.0%,且不含有任何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杂质,这样才能避免高性能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3水泥选用

(1)一般情况下,若是条件允许,尽量不要采用早强型水泥,以免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性和后期强度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但是当混凝土强度超过60MPa时,应选用62.5标号的水泥。目前,西方国家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需求,研制出了种类丰富的水泥材料,如:球状水泥,调粒水泥、活化水泥等。这些新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能够在相同标准稠度下,降低水的用量。

(2)水泥的选用就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尽量采用低水灰比的水泥,因为其他水泥是由细度及粒子所组成,且在遇水后,会产生早期水化反应,一旦与减水剂融合,就会影响超塑化剂的减水率,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大程度的坍落现象,甚至有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拌和后半小时,就会损失大半以上的坍落度。而高效减水剂的化学性质、分子量、交联度等因素也会给水泥与超塑化剂的相容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只有采用低水灰比的水泥材料,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的高性能和高强度。

(3)要想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就要增加水泥用量。同时还要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其塑性收缩量而降低水泥用量。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胶凝材料的用量合理的限制,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混凝土弹性模量,使其整体稳定性达到最高标准。因此,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材料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流变性能和强度。同时,也要注重水灰比的合理设计,尽量使其处在最低标准内,这样才能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使其结构密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2.1拌合水质量控制

在对拌合水质量进行管控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其纯净性和无毒、无害性,尽量采用清洁的自来水或天然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高效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等。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对其内含的有机质含量、pH值、氯离子、硫酸盐含量等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其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应用需求,从而使其整体施工质量和应用性能达到最高标准。

2.2集料质量控制措施

(1)粗集料质量控制

基于相应的施工标准,在对高性能混凝土粗集料进行选择时,要尽量保证集料外观的粗糙程度、强度、纯净度以及颗粒形状,尽量采用球体骨料或方体骨料,杜绝使用针状或片状的粗集料。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集料颗粒的级配设计质量,使其在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中形成较低的孔隙,并且粒径大小也要达到均匀适中,这样才能避免石子与砂浆发生离析现象,确保混凝土成型后的施工质量[1]。此外,对粗集料的粒径进行合理控制,还能减少砂浆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反应,进而切实的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力学性、体积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等,使其能够完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2)细集料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一定要对其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相应的基准要求,应尽量使其处在2.3~3.7之间,因为一旦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小于这个基准,则就会增加高性能混凝土的粘稠度,使其无法顺利的进行施工振捣。另外,由于砂粒径过细,还会增加水泥用量,提升混凝土的拌制成本,并且对其整体应用性能也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2]。反之,若是细度模数超过定额基准,而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运输质量,使其出现离析现象。因此,必须严把细集料细度模数,这样才能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外加剂质量控制措施

通常,在选择外加剂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检测试验来对外加剂的掺加量和与水泥的相容性进行准确确定,然后还要采用后掺法或分批添加法来将其与其他原材料进行混合拌制,这样才能保证拌合物的拌制效果[3]。现如今,我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剂种类主要包括: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从合成技术工艺来看,这两种减水剂不尽相同。因此,所产生的工作性能也是各有千秋。所以,在控制减水剂质量时,不仅要对其与水泥的适应性进行全面的检查,还要对其进行留样检测,这样才能准确的确定出减水剂质量,使其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拌制中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2.4胶凝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的石灰、石膏、水泥、沥青、合成树脂等都属于胶凝材料的一种,这其中,尤以水泥的胶凝强度最为明显,其无论是遇到空气,还是与水融合时,都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牢固的胶结在一起,所以,水泥也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胶凝材料[4]。一般情况下,在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拌制时,水泥的用量仅有20%左右,但是其对于混凝土的应用性能和施工质量的影响却是极为显著,所以,不仅要对水泥材料的标号、质量波动影响、安定性、含碱量、含铝量等进行全面的检测,使其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而且还要在水泥进场后,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尽量通过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与和易性试验来证明水泥材料质量,使其能够符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要求,这样才能进行投入使用,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应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发展,就要对其原材料的选用及质量控制工作加以全面的重视,不仅要掌握各原材料的应用性能以及选用要点,而且还要针对性的制定出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其能够完全符合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以及行业使用标准,这样才能提高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率,使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邹定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科技创新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7(52):178.

[2]甘昌成,倪少宾,李景权,黄良,甘露,黄海燕.混凝土制品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下)[J].商品混凝土,2017(04):42-44.

[3]龚鄂川.掺合料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综述[J].江西建材,2017(02):11-12.

[4]黄志远.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及应用[J].河北企业,2016(12):259-260.

作者简介:

曾荣,男。身份证号码:4228261981****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