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抓住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

栗红娟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近几年,高考这个指挥棒经过不断的调整,高考语文试题逐步稳定在“基本脱离教材,注重考查能力”上,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呼声很高,实施起来却步履维艰。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实效,越来越注重能力培养,越来越注重课堂容量。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最值得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特色;课堂教学

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就思想观念来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局限。张家璇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批评了“唯本”“唯考”“唯法”三种观念,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批评过语文教学观念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观念的偏差、陈旧和落后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要使高中语文教改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研究和构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抓住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

一、走出课本,联系社会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在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进入到生活中去。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一方面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课堂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本剧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无非以说教为主,教师累学生累且收效甚微。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学生对课本剧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充满浓厚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他们自己的舞台。课本剧取材于语文教材,且多为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后,又具有了较强的教育感化作用。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无疑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可以变课堂为舞台,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的“做人”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戏剧的形式体现,发挥学生的各自特长,真正放手于学生,它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语文新教材中所凸现出来的心理因素、美的因素、艺术因素等决定了课本剧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进行课本剧表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活动,有利于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抓住高中语文教学的特色,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拓宽教材运用的领域,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丰富的语文学习的世界,要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开发学习资源。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老师必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