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病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病菌分析

梁颖兰

(西南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肾内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60例,于患者静脉置管后进行导管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持续观察10周,以分析相关感染病菌

情况。对于全身感染的患者对其导管血标本与外周血标本进行培养,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封管治疗。对于血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疗程持续1周。结果: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20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时间为(53.2±15.7)d。患者主要感染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导管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采取阿米卡星等进行封管治疗后,其导管培养检查显示阴性。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导管血培养能够帮助患者早期发现导管感染,而对于导管感染的患者,采取抗生素封管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血液透析;静脉置管;感染;病原菌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肢体血管条件差,心功差,刚开始进入透析患者,透析通路常选择透析导管建立。但导管相关的感染问题却一直存在,并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命[1]。据相关文献报道,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的病死率10%~30%。为了更好治疗和预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我们对60例血透导管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离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相关感染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取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共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1~80岁,平均(51.26±10.29)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糖尿病肾病16例,过敏性紫癜1例,高血压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4例,药物性损害2例。导管类型:永久性导管5例,临时性导管55例。平均留置时间42.33d,置管部位颈内静脉54例,股静脉6例。

1.2检查方法

在患者留置导管后,每周对其导管血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持续观察10周。标本血送入检查室后若细菌培养显示阳性则对其进行药敏试验。以下为判别标准:(1)可能为菌血症:畏寒或发热,体温37.5℃~38.5℃,且持续1d以上;(2)极有可能为菌血症:畏寒或发热,体温>38.5℃,持续时间为2h以上;(3)菌检阳性:具有菌血症症状,且通过对外周血液与管内血液检查均显示阳性者。

1.3并发感染的处理方法

对于全身感染的患者对其外周血与导管血进行细菌培养,按照经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我院选用阿米卡星进行导管封管。而对于血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根据其药敏结果选取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时间维持1周。患者若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情无法得到缓解,则采取拔除导管的方法。

2结果

60例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感染20例,感染率33.33%,感染时间(53.2±15.7)d。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如下:实验室共培养出20株病原菌,均有革兰阴、阳性菌,其中变形杆菌7例、沙门氏菌6例、克雷白杆菌5例,产气肠杆菌1株,头状葡萄球菌1株,脲气球菌1株。导管血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中,革兰阳性杆菌对于阿米卡星和替考拉宁比较敏感。早期导管培养为阳性的患者血培养均显示阴性,且白细胞未见升高。通过使用阿米卡星进行封管治疗后,再进行血液复查显示为阴性。

3讨论

有研究表明,静脉留置导管发生感染的几率与导管留置时间呈现正相关,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2]:(1)肾功能衰竭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抵抗力下降;(2)导管长期留置体内,与外界存在潜在感染通道,无菌操作不严格;(3)患者导管护理差,不注重导管周围清洁维护。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的相关病原菌基本为革兰阴性菌,建议对于早期导管培养显示阳性而血培养显示阴性的患者,若白细胞未升高,则可以采用阿米卡星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痛苦,且节约经费,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静脉导管因其插管部位的特殊性,导致其更易发生血行感染,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求全程采用无菌操作,且可使用抗生素封管的方法来预防菌血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导管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采用导管细菌培养与血培养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感染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可以采取抗生素封管来治疗感染。

【参考文献】

[1]赵黎,陈华茜,阮华玲,等.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处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3642-3643.

[2]吴健谊,彭爱民,杨克举,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4):3347-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