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5
/ 3

论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唐芳然

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1601班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针对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文化资源的雷同性、短视性等问题,本文从文化继承发展的视角阐述了相关看法。并通过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独特的乡土文化的论述,解释了文化继承发展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最后由三个方面介绍了文化传承创新的相关办法,特色小镇乡土文化继承发展,基础在产业、支撑在文化、发展在创新。

关键词:特色小镇;文化继承;创新发展

特色小镇的模式源于国外,20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实施乡村小镇建设,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及城镇化发展之后,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特色小镇,诸如瑞士达沃斯、法国普罗旺斯、日本镰仓等。2014年浙江省省长李强参观杭州“云栖小镇”,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201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浙江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内容。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色小镇在全国各地进行了相关的创新实践,形成了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过程中,特色小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各自地区实施了不同的、行之有效的乡村发展建设方案。但全国各地开展的大量的特色小镇建设也涌现出了了许多问题,当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村落文化产生对冲时,相对而言,村庄原住民沿袭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乃至村落社会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更有可能带来的是传统文化、传统信仰的衰落以及消亡。

文化资源的雷同性、特色资源的单一性、特色资源利用的短视性等都对特色小镇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千城一面”的缺点转移到乡村中去,变为了“千村一面”,失去了乡村的本真及特色。要想建设真正的特色小镇,离不开对文化的深入发掘以及创新继承。理想的乡村景观规划应能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第一个层次功能外,将越来越强调后两个层次功能。[1]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就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1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特色小镇在我国的发展,追本溯源,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1起源阶段

“特色”二字与“城镇”相结合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关注小城镇特色,探讨小城镇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古镇特色、产业特色、空间特色等。重点在于彰显小城镇的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特色。这些特色的挖掘是置于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的,对于一些难以发展旅游业的乡村发展彰显自身特色则缺少相关经验。

1.2发展阶段

特色小镇的建设转型在1995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政府的行动。自1995年至2015年来,全国各地相继进行了特色小镇的示范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难看出,特色小镇建设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探索为新时期的城乡发展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3新时代背景下的建设

从201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要依靠产业牵动,再到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内容,都展现了新时代发展前景下国家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通过梳理特色小镇的发展脉络发现,特色小镇不是偶然出现,而是在城乡发展建设中逐渐探索出的合理解决城乡问题的重要手段。起源阶段以及发展阶段存在的产业发掘难、建设难的问题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并为下一阶段的全方位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乡村缺产业支撑,产业建设的空心化、泡沫化,重数量、轻质量的建设浪潮。从根本上来讲,是缺少核心的文化支撑,要想特色小镇能够真正长久的走下去,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就应该以由点到面的方式去推动乡镇建设、城乡结合。以乡村文化作为基底,带动现有产业或未来可能得到促进发展的产业,由传统到创新到特色,最终形成文化基底、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

2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规划问题,缺乏整体的规划概念

特色小镇的规划在内容上与传统乡村规划不同,无明确规定,却有特殊的开发目的,因此特色小镇就需要比传统小镇更加严格的建设规划标准。许多特色小镇在建设中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忽视了对品质的追求,从而造成了项目的失败。

2013年4月成都龙潭水乡开始运营,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如今,大部分店铺关门歇业,仍在运营的商家多是普通小吃。分析其失败原因:前期项目与设计定位的失败、环节策划存在问题。初期规划时,龙潭水乡定位为清明上河园,本身的文化却难以与定位相接轨,造成了概念引入的失败。龙潭水乡位于的区域属于待发展地域,除了建筑之外,文化上的混乱、业态上的空白导致主题特色不明显。同时也低估了成都人的消费需求,龙潭水乡号称清明上河园,但现实却看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内容,导致文化灵魂不明确;商业思路老套,没搞清产业核心,没有自己的商业特色和亮点,无法留住人心。

2.2产业问题,发展方式单一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其发展依托于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强化其产业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集聚效应,打造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和仙坊民俗文化村的失败则在于其产业问题:依托旅游业形成的“民俗村模式”同质化严重,景区设施简陋、没有结合当地文化及习俗,只与商业有关,并无特色。

运营方面,该项目是典型的农村开发旅游项目,由当地居民自营,非统一运营,项目缺乏长期的运营资金。对开发项目缺乏周密调查,不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与市场需求。单纯模仿,复制克隆,使游客在大量的膺品景观面前产生审美疲劳。产品结构单一,创意差、设计粗、品位低、施工劣,体现不出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

2.3创新问题,新技术、新概念的融入不足

特色小镇要发展建设,就要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特色产业,这些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新技术新概念的带动。许多小镇在建设之初缺乏对创新的重视,最终被更迭的时代浪潮淘汰。

浙江乌镇,在建设之初即引发诸多关于“真古镇”还是“假古镇”的探讨,但是,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上结合了创新思维的乌镇却远远走的比其他传统古镇更远。从2013乌镇戏剧节、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到2019三星手机发布会,乌镇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新的科技、思想、文化,为自身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总结上述案例,特色小镇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再生,缺少核心特色文化的支撑。要想真正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的新时代宜居小城镇,就必须从根本上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将能够彰显乡村特色的文化进行创新发掘,让特色小镇成为能够留住乡愁、真正有乡土味道的美丽乡村。

3中国独特乡土文化的发掘

中国社会是由乡村演变发展而来的,不论社会如何进步,人们对于自然乡村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在现有的发展条件下,乡村走完全城市化建设道路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那么不妨把眼光转向乡村本土的文脉中,在原生环境中找到适合乡村的发展之路。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一章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要想更好的理解当今城乡结合发展的意义,从根本上还是要回到乡村中去,乡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并不是一种过时的文化,而是应该去认真思考及继承的。

乡土文化多种多样,包括世世代代演变形成的物质文化,如服饰、语言、建筑形式等,但乡土文化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其形成的非物质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为农耕文化与家族关系,前者是指生活方式,后者则是指社会关系。不可否认,世界上很难有一种文化像中国的乡土文化一样,对土地表现出如此强烈的依恋,这就要求我们的特色小镇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对乡村本身的关注中去,而不是强硬的制造“特色”,引入资本,最终对乡村的生活生产造成伤害;家族关系则是中国乡村在世世代代的差序社会格局中所积累的固定人际关系模式。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知识分子在做官退隐后往往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当地的政治首领或政治代言人,即我们俗称的乡绅。他们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由此带动整个家族在乡村中的地位,提升人际关系。由此衍生出了诸多文化包括礼义文化、孝文化、家风文化、伦理文化等一些在现代社会有些衰退甚至缺失的文化。

新的时代背景下,倡导乡贤回村的政策以及对家风的宣扬,不仅是对于传统乡土文化的再认识,也是作为现实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乡村发展中出现的人口流失、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甚至可以进一步影响到城市高速发展所出现的大城市人口爆炸,社会道德缺失等现实问题。因此,挖掘梳理乡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将乡土文化中值得现代社会学习继承的要素进行提取,并同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结合对小镇进行特色建设,不仅能使小镇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也能够改善现代社会中逐渐冷漠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与认同感。

乡村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乡土文化,是城市中所没有的,也就是我们需要去进行发掘以及保护的。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将文化作为其建设的支柱,在新时代进行传承和发展,并且使其能够作为乡村发展的元素代代传承下去,就是对其最好的保护。

4文化内核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从已建成小镇的经验中看,对文化进行生搬硬套是难以将特色小镇长久维系下去的,只有从本土出发,深入挖掘,才能够找到适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1继承传统,发掘历史记忆

对小镇原生文化进行整体发掘,梳理其中保留的传统文化精髓,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对其进行继承。这种发掘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重点在于对乡土精神特色的发掘,其次是对于一些物质遗产的挖掘保护。同时还应重视小镇居民的主体地位,许多已建成的特色小镇,在热潮退去之后遗留下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分析,还是没有做到文化为支撑,产业为导向,将小镇居民的真实需求置于主体地位。

在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尊重小镇现存整体格局,不盲目拆建古建筑,古街区,而是在原有的风貌上进行“以旧修旧”;保持小镇的宜居尺度,特色小镇毕竟不是旅游区,小镇的整体规划尺度应以符合当地居民生存为根本准则,为了迎合市场盲目修建高楼等是对当地原有景观格局的一种极大破坏。对于一些必要修建的建筑,也尽量做到“修新如旧”,这样才能将传统代代延续下去;对于一些老手艺、老技艺的传承,可采取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特色小镇的特色之一进行集中保护管理,让老手艺能走出去,也能为小镇带回来商机。

在小镇居民的生活习俗、精神文化、乡村风俗等非物质传统文化继承方面,首先要树立的就是“本地文化,本地传承”的观点,盲目搬运外来文化进行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不会形成当地特色,反而会造成文化的水土不服,最终导致特色小镇既无特色,也无文化。对于传统优秀精神文化的继承发展不仅是特色小镇的建设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难以规范衡量的道德行为,可以通过传统君子精神的树立,让人们心中有信仰,长此以往,亦会起到社会道德提升的作用。

4.2创新发展,文化互融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沟通的新桥梁、人员流动的聚散地,起到了文化互融的重要作用。如今的发展趋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正日趋得到重视,对于城乡关系来说,二者的关系已经由从前的分离与割裂,逐渐连结成为了新型的“城乡命运共同体”,特色小镇,就是这个连接乡村与城市发展改革的重要纽带。同时,在创新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特色小镇更容易吸引创新的人才和资本,是一个“功能重聚、人才汇聚”的新聚落。

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文化交流融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特色小镇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样也会被淘汰。文化的互融当然也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基础上的。对于新文化的融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飞速发展给传统乡土村镇带来的冲击,手机电脑以及网络等新技术给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社会物质变迁带来的改变通常也是不可逆的。创新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不仅可以对小镇的产业进行改革开发、技术引进,还能够从中找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方式。

其次,人员的流动往往会带来新鲜的文化,这种文化融入到小镇居民的生活中,就有可能使之发展成为自己的独特文化。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是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4]现代社会发展使得交通的可达性大大提高,人口迁移与交流也不似从前一般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重视新鲜文化的吸收融入,也成为特色小镇乃至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寻求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不是恢复到刀耕火种或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中去,而是要结合现代文化,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传承其精神,继承其思想。

4.3产业文化牵动精神物质文化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是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新的动力与助推,改变城乡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城乡交流。并且通过对产业的升级改造,带动精神物质文化发展。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重难点仍旧在于对于乡村产业文化的整体提升改造,寻找有特色的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这就需要围绕打造“特”而“强”产业,在更高层次上把特色小镇总体发展理念的突破和创新与新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寻求以总体发展理念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令人向往的新发展愿景和具有高度粘合力的新公共精神,有机集成、整合并引领不同创业创新主体的多样目标,不断强化他们对特色小镇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汇聚成推动特色小镇整体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5]

特色小镇的文化继承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的挖掘与重构,使小镇居民能够通过多元产业,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产业与生态相互结合、创新发展。发挥小镇居民的主体性作用与能动性,使整个小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继承需要不断地反思,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特色小镇文化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从多方面将小镇打造成为一流的功能复合型城乡命运共同体,真正发挥特色小镇的创造力,由点到面,真正将文化继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云才,著.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7月第二版,第11页

[2]特色小镇综合竞争力培育路径研究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5]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05):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