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探讨

吴杰

吴杰山东省莱西市水集中心小学266600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总体目标是: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统计教学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筛选与研究,让学生产生统计兴趣,进而掌握统计方法、形成统计思想,让来源于生活中的统计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重点做好了以下三个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选择有效生动的生活素材,培养统计意识

可以说,“统计”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亲近生活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注重选择贴近生活的有效素材,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意识。如在教学一年级《统计》时我是这样做的: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瞧,老师这里有四种水果,你最喜欢吃哪一种呢?生:我喜欢……师:看来每个人喜欢吃的还都不一样。食堂叔叔就为这件事犯愁了。原来他要给同学们准备中饭的水果,为了发放方便,他只能统一买一种,到底我们班哪种水果喜欢的小朋友最多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啊?生:可以用举手的方法。师:怎么举手啊?生:喜欢苹果的举手,再数一数。然后喜欢草莓的举手,数一数……师:哦,你们听明白了吗?请你上来试一试。学生数出喜欢苹果的人数。师:哇,这个办法可以吗?接着这三种水果也像这样通过举手的方法数出各有几人,就能知道哪种水果喜欢的人最多了。还有别的办法吗?生:可以让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排队,再数一数。师:恩,排队也可以啊,让喜欢吃梨的小朋友排排队,再数一数有几人就可以了。生:还可以用投票的方法。师:怎么投呢?生:给每人一张纸,每个人把喜欢的写下来放在一起,最后只要数一数票就行了。师:你觉得这种办法可以吗?那它有什么好处呢?生:不用排队、数人数这么麻烦,人多的时候也可以用。师:对呀,如果现在食堂叔叔想知道全校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也用排队、举手好不好?生:不好,太麻烦了。师:是啊,但是投票这种办法可以不用点人数那么麻烦,只要数一数大家交上来的选票就可以了。那我们就来试试看!

本环节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对收集数据的方法有了比较丰富的体验,并且能够根据问题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获取信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如何让学生读图(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困惑的,以致出现了大家一致的问法: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这样的问题不是不可以问,关键是我们教师心中是否有引导学生读图表的价值目标。我认为,学生的读图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引导。

以“折线统计图”《爱护眼睛——统计》为例:第一层次,读从统计图表中能直接看到的信息:统计图的名称、纵轴的单位等。师:这是一个什么统计表?横轴代表什么?纵轴呢?第二层次,读经过简单分析后能得到的信息,包括数据间的比较,如多少、倍数、百分比等,还包括数据的整体变化,如极端数值、平均数、变化情况等。师:这是同学们提前统计的我们学校2008年和2012年各年级近视的人数。你都了解到了什么?生1:2008年五六年级的近视人数比其他年级多。生2:2012年每个年级都有近视,一年级都有3个。师:他们都是一年一年分别说的,能解决患近视的人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吗?生:需要把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生:一年级12年比08年近视多,二年级12年比08年近视多,四、五年级12年比08年近视多,三、六年级08年比12年少6人,但一二年级08年比12年多24人,所以,近视年龄提前了。第三层次,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预测:能否解决统计的问题?为什么会呈现这种情况?师:看来,我们学校近视年龄提前了,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怎么办?生:少看电视,少玩游戏。生:书写姿势正确。师:非常好,大家通过合并统计图、同年级数据比较分析解决了问题。

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并对数据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理,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决策。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从数据中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探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统计与概率》教学存在的困难,经反复研究,不断实践,我们摸索出了“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猜想探究——验证概括——实践运用。

“创设情境”旨在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猜想探究”就是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结果,然后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新知的快乐;“验证概括”就是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把刚刚获得的新知高度、凝练地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思维品质;“实践运用”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思想。

总之,“统计”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注重培养统计意识,让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愿意从数据分析中获取信息,愿意用数据统计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拥有数据分析的头脑,应该是我们“统计”教学中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