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诊断中CT诊断方式的应用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肠梗阻诊断中CT诊断方式的应用意义

刘杰平

(古蔺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500)

【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方式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任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2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选择腹部X线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检测标准,研究组CT诊断方式其检出率高达100%高于对照组73.1%,P=0.004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诊断的准确率为92.3%高于对照组53.8%,P=0.002组间差距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CT诊断均优于X线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对于检测肠梗阻患者其准确率远高于腹部X线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问题,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治疗,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螺旋CT;诊断方式;检出率;准确率

肠梗阻即因外界因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出现障碍问题,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但由于该病症发展较快,且在诊断时经常出现问题,导致误诊影响后续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病痛,按照病因可以将其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及血运性肠梗阻,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往医护人员多用腹部X线对患者进行疾病检测,但经常出现漏诊误诊问题,影响后续治疗[1-2]。本文旨在分析肠梗阻患者选用CT诊断的应用意义,现研究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任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2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5.6±5.7)岁,发病时间1-8h,平均发病时间为(4.2±2.4)h。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8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6.2±5.6)岁,发病时间1-8h,平均发病时间(4.1±2.3)h。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研究,且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问题,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以对比研究。

1.2研究方法

组织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选用螺旋CT进行检查,根据患者体重不同采用自动毫安技术,扫描层厚5mm。部分患者行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IohexolInjection,国药准字号H200664469,2011-06-07,山东洁晶药业有限公司,化学药品,50ml;17.5g),用量1.5~2.0mL·kg-1,注射速率3-4mL·s-1,行双期扫描。对照组患者选用腹部X线检查,组织患者空腹立位进行拍摄,有专业人士进行阅片检查,诊断患者的病情、对比两组患者选用不同诊断方式其应用价值。

1.3疗效判定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决策依据,判定两组患者诊断的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和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选择两组诊断方式组织患者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螺旋CT进行检测,其检出率为100%(26/26)明显高于对照组73.1%(19/26),P=0.004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时有2例误诊,对照组选择腹部X线检查漏诊7例,误诊5例,就其检查的准确率而言,研究组为92.3%(24/26)高于对照组53.8%(14/26),P=0.002有统计学意义。就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而言,研究组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50%;对照组敏感度为76.92%,特异度为33.33%,两组数据差距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肠梗阻作为常见急腹症,其病因较为复杂,春节长假后是民众发病高峰期,粘连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一种,病情发展较快,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就肠梗阻诊断方式而言,有腹部X线、B超及螺旋CT三种,以往医护人员多选用腹部X线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治,由于人体腹部集中着复杂的身体组织,加大了诊治工作的难度,以至于常出现漏诊、误诊问题,影响后续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螺旋CT推出的环滑技术能对患者进行全面不间断容积扫描检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检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该检查方式实现了三维图像再现,为医生提供清晰逼真的诊断图片,当前部分医生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在患者检测前为其注射碘海醇,有效规避因成像有误,影响后续诊治工作[3-5]。本文旨在分析肠梗阻诊断中CT诊断方式的应用意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选用螺旋CT其检查率、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总之,螺旋CT对于诊断肠梗阻患者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减少了医患矛盾,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霖.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2):66-67.

[2]朱建设.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1(4):68-70.

[3]刘锋.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56-57.

[4]詹志勇,王大维,张鹏,等.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174-175.

[5]李长海.CT与腹部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0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