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史料中若干裴氏人物简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5

唐代史料中若干裴氏人物简考

刘绍辉

刘绍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唐诗作品中有很多裴氏族人所作诗歌,这些诗歌涉及到了唐代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不少人物。对这些人物进行较为深入的考证,对准确的理解作品内涵,理解作家思想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裴说、裴堪、裴通、裴夷直等几个人物作一简单考证。

[关键词]唐代裴氏考证

[作者简介]刘绍辉(1979-),男,河南柘城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6-0016-04

一、裴说

吴汝煜《唐五代人物交往诗索引》“裴说”条下记载裴说与别人的交往诗凡十八首,涉及到人物有王贞白、贯休、怀素、曹松、司空曙、韦应物等。王贞白、贯休、怀素、曹松等人均为唐末乃至入五代之人,若依此,则裴说当为晚唐人。裴说,两《唐书》及两《五代史》均无其传,唯《唐才子传》记载:“说,工诗,得盛名,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初年窘迫乱离,奔走道路,有诗曰:避乱一身多。见者悲之。后仕为补阙,终礼部侍郎。弟谐,亦以诗名世,仕终桂岭假官宰。”[1]另《十国春秋•翁宏传》云:“翁宏字大举,桂州人。……同邑有裴谐者,唐人裴说之弟。”[2]据此可知裴说当是唐末桂州人,而且很有可能入五代。《全唐诗》卷七二○存其诗一卷,多交往唱和诗。《唐五代人物交往诗索引》中提到的几首为他人所作赠与裴说的诗有裴羽仙的《哭夫二首》、《寄夫征衣》,司空曙《秋思呈尹植裴说》和韦应物《答长安丞说归京所献》。按韦应物,中唐著名诗人,生活的年代在玄宗至德宗时期。其诗《京师叛乱寄诸弟》诗有:“弱冠遭世难,二经犹未平”[3]句,据此可知安史之乱爆发时韦应物年龄应该在二十岁左右,上推二十年,其生年当在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左右,开元二十五年至天佑三年(906)裴说状元及第之年已经一百六十余年,故韦应物诗中所提到的裴说断然不会是晚唐入五代的桂州人裴说,然韦诗中提到的裴说之生平事迹则难以考证。

二、裴堪(戡)

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江西裴中丞二十三》诗中提到的裴中丞二十三,据吴汝煜《唐五代人物交往诗索引》,此裴中丞为裴堪。考唐代裴堪有二人:其一乃给事郎中裴皋之子,元和年间曾为江西观察使;其二乃寿州刺史裴墉之弟。《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六年四月,以谏议大夫裴堪为同州防御使。”[4]又“七年十一月甲申,以同州刺史裴堪为江西观察使。”[5]白居易《除裴堪江西观察使制》:“同州刺史堪,……可江西观察使,兼御史中丞。”[6]故,疑刘诗中裴中丞,当为元和间江西观察使裴堪。刘禹锡此诗中有:“束简下曲台,佩犍来历阳。绮筵陪一笑,兰室袭余芳”[7]句,诗有自注曰:

“中丞为博士,制相国柳宜城谥议,识者韪之。顷授予其本。阙后牧和州,节度使杜司徒以中丞材誉俱高,欲令军装以重戎府,故授以本州团练使。满座观腰鞬,礼成,欢甚,相见而笑,后房燕乐,卜夜纵谈。予忝司徒之宾,时获末座。初,中丞自尚书屯田员外郎出守,踵其武者,今给事中穆公,代给事者,右丞段公。予不佞,继右丞之后,故曰袭芳余焉。”[8]

裴堪曾为太常博士,亦有文献记载。柳宗元《故银青光大夫右散骑常侍轻车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太常博士裴堪议,宜谥曰贞。”[9]据此则知,诗中之裴中丞二十三为裴堪无疑。

白居易另有《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及《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兼抒离情》二诗。白诗中提到的裴常侍与刘禹锡诗中所说的裴中丞二十三当同为裴皋子,即后来的江西观察使裴堪。之所以有裴常侍之称盖因此时裴堪有检校散骑常侍衔。白居易《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诗中有:“一从簪笏车金貂。”[10]“金貂”,即金蝉,珥貂。依唐制,散骑常侍冠饰以金蝉,珥貂。

武元衡有《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诗提到了裴行军。《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八《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荫》云:“行军司马,中大夫,检校太子左庶子,兼成都少尹,御使中丞,云骑尉,赐紫金鱼袋裴堪。”[11]可知,裴行军亦指裴堪。

另考《全唐诗》卷三一七《武元衡二》收《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12]题下注曰:“一做《饯裴行军赴朝命》。”然而《全唐诗》同卷另有《饯裴行军赴朝命》诗曰:“来时圣主假光辉,心恃朝恩记日归。谁料忽成云雨别,独将边泪洒戎衣。”[13]此中的“裴行军”为何人?考季振宜《全唐诗稿本》武元衡“珠履三千醉不欢”诗乃踢《送裴戡行军》并注曰:“《唐人绝句》作《饯裴行军赴朝命》”[14]。席启(上面宝盖下面禹)《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武元衡“珠履三千醉不欢”诗在诗题《送裴戡行军》下亦注曰:“《唐人绝句》作《饯裴行军赴朝命》。”。以上诸本当同自《唐人绝句》而来,然皆未说明《饯裴行军赴朝命》(来时圣主假光辉)一诗中的“裴行军”为何人。唯胡震亨《唐音统签》本与别本不同。胡本题作《饯裴行军赴朝命三首》,收入《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和《送裴戡行军》并且补入了《饯裴行军赴朝命》一诗。据前文所引《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荫》可知,武元衡帐下的行军司马当为裴堪而非裴戡,而此又恰与胡震亨《唐音统签》所收裴堪诗的情况相符。故《全唐诗》作裴戡疑误。

三、裴通

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松坞别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中提到裴祭酒,吴汝煜《唐五代人物交往诗索引》定此人为裴通。裴通,两《唐书》提及的共有五人,除去《新表》中齐梁间人裴谒之子裴通,余四人从生活时代来看都有可能成为刘禹锡诗中的裴祭酒尚书。

《新唐书》卷七一《宰相世系表》提到:通,同州刺史,曾祖思义,河东太守,晋城县子,祖敡,薛王骑曹参军,父回,任城尉,有兄迪。[15]然《新旧唐书人名索引》则称此中所提到的裴迪乃“玄宗时人,王维友。”[16]若依此言则此裴迪为玄宗时人,年龄与王维不相上下,当为王维《赠裴秀才迪》中的裴迪。按赵殿城《右丞年谱》断维卒于上元二年(761),又《新唐书•王维传》曰:“卒年六十一。”[17]又据《唐刺史考》,裴通为同州刺史之年应该在贞元,元和年间,[18]而上元二年距元和年间已有四、五十年矣,这时若以上元二年王维卒时裴迪四十岁记,则元和间裴迪年龄亦当在九十岁上下,而迪弟通之年龄距此也不会太大,以近九十岁高龄而为刺史,似乎颇为不可能,所以《新旧唐书人名索引》将《新表》中同州刺史裴通作为王维之友裴迪之弟,疑误。又考同州刺史裴通,未有曾为“国子祭酒”的记载,且新旧《唐书》等唐代史料亦没有任何记录证明其曾为“尚书”的记载。故这里的裴通应该不是刘禹锡诗中的裴祭酒尚书。

然则此裴通为哪个裴通?刘禹锡诗中提到的另外两个人“王左丞”和“高侍郎”,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刘禹锡在京的时间有明确记载,《旧唐书•刘禹锡传》云:“大和二年(828),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19]卞孝萱《刘禹锡年谱》系此事于宝历二年(826),今从其说。与刘禹锡此次在京生活时间基本相同的王左丞有王起与王璠两个人,此二人在大和四、五年间相继为左丞。关于王起,《旧唐书》卷一六四记载曰:“文宗即位,加集贤学士、判院事。以兄播为仆射辅政,不欲典选部,改兵部侍郎。大和二年出陕虢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四年,入拜尚书左丞。”[20]刘禹锡有《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两诗,提到王仆射与王侍郎,《旧唐书》卷一六四《王起传》称::“长庆元年(821)迁为礼部侍郎。……掌贡二年。”[21]又云“会昌三年权知礼部贡举,正拜左仆射。”[22]从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松坞别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可知,王左丞当为春天在任。而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卷二《通表上•仆丞》载:王起在大和四年正月二十八癸卯为尚书左仆射,四月迁为度支郎中。[23]而王璠为大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后由京尹迁左丞,卸任之时为大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4]则大和四年春天之尚书左仆射为王起,而次年即大和五年春天,则王璠为左丞。而高釒弋,《旧唐书》卷一六八《高釒弋传》云:“(大和)三年七月,授吏刑部侍郎。四年冬,迁吏部侍郎。”[25]可知,大和四年亦在侍郎任上,由此可知,刘禹锡诗中的高侍郎即是高釒弋,此时仍在任。虽无法证明此王左丞为谁,然可以考定此诗作于大和四年或者大和五年的某个春天,那么所谓的裴祭酒,也当在这一两年在任。《唐会要》卷六六载:“太和五年十二月国子祭酒裴通奏……”[26]《全唐文》卷七二九有裴通文一篇,前附裴通小传曰:“通,穆宗朝官少府,大和时为国子祭酒。”[27]可知裴通曾在大和初为国子祭酒,则刘诗中之裴通可明矣。据《新表》七一宰相世系上可知其家世,此人乃礼部尚书绛郡公裴士淹子。

四、裴夷直

裴夷直,《新唐书》有传,附于《张茂昭传》后,传曰:“夷直,字礼卿,第进士,历右拾遗,累进中书舍人。”[28]《唐才子传》卷第六云:“夷直,字礼卿,吴人。元和十年(815)礼部侍郎崔群下进士,仕为中书舍人。”[29]据此,则裴夷直似乎当为江东吴人。裴夷直自有秦中卧病思归诗曰:“病身归处吴江上,一寸心中万里愁。”[30]可见夷直为吴人当无误,而非河东诸裴家族之人。而《新唐书》卷一六四《王质传》有记载曰:“奏署幕府者,若河东裴夷直,天水赵皙,陇西李行方,梁国刘薰,皆一时名士。”[31]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不见此人,据此推断所谓“河东”,当是指夷直祖籍所在地。

裴夷直生平,《新唐书》本传甚为简略,语焉不详,兹作一叙述。《旧唐书》卷一四一《张茂昭传》云:“小男克勤,长庆中左五卫大将军,时有敕文许一子五品官,克勤以子幼,请准近例迴授外甥。状至中书,下吏部员外郎判废置,裴夷直断不允。”[32]《新唐书》卷一四八《张茂昭》则云:“克勤以儿幼,推与其甥,吏部员外郎裴夷直劾曰:‘克勤骫有司法,引庇他族,开后日卖爵之端,不可许。’”[33]而《唐会要》卷五一则明确曰:

“长庆元年正月,左武卫大将军张克勤奏,近准敕文,许五品官一子官恩,今臣子幼,请迴授外甥。状至中书,下吏部侍郎判置裴夷直执奏曰:一子官恩,在念功,贵于廷赏,若无己子,许及宗男,张克勤自有息男,妄以外甥奏请,苟涉卖官,实为乱法,所请望宜不许,仍用为定例从之。”[34]

可知此事发生在长庆元年,据以上诸多记载,裴夷直在长庆初年当官吏部员外郎。又《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记载:“(大和)八年,为宣州刺史、兼御使中丞、宣歙团练观察等使。在宣城辟崔稜、刘稜、裴夷直、赵皙为从事,皆一代名流。”[35]可知大和年间夷直为王质幕僚。又据前引《唐诗纪事》卷五一所述可知,裴夷直文宗时期还曾为右拾遗。《新唐书•裴夷直传》亦云:“夷直,字礼卿,亦婞亮,第进士,历右拾遗,累进中书舍人。”[36]考其为王质幕僚之时乃在大和末,而开成末则已为谏议大夫,此有《资治通鉴》卷二四六的记载为证:“(开成五年正月)武宗敕大行以十四日殡,成服。谏议大夫裴夷直上言期日太远,不听。”[37]那么他为右拾遗时间当早于其为王质幕僚之时,即大和初年,抑或更早的长庆、宝历年间。其后,据宋人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三《牧守》载:“裴夷直,字礼卿,武宗时自中书舍人出为杭州刺史。”[38]此则夷直贬杭州前当为中书舍人,然《旧唐书》卷一八《武宗纪》则云:

“(开成五年)八月十七日,葬文宗皇帝于章陵。……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嗣复检校吏部尚书、潭州刺史,充湖南都团练观察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珏检校兵部尚书、桂州刺史,充桂管防御观察等使;御使中丞裴夷直为杭州刺史,皆坐弘逸、季稜党也。”[39]

此中云夷直乃以御使中丞贬杭州,与《资治通鉴》所云谏议大夫异。然其于开成五年被贬杭州当无疑。《旧唐书》卷一八《武宗纪》又云:“会昌元年三月,贬湖南观察使杨嗣复为潮州司马,桂管观察等使李珏为端州司马,杭州刺史裴夷直为驩州司户。”[40]其后事迹,《唐才子传》云:“宣宗初为江、华二州刺史。”[41]疑误。按《旧唐书》卷一八《宣宗纪》云:“大中十年(856)六月,以兵部郎中裴夷直为苏州刺史。”[42]又“大中十一年十月,以苏州刺史裴夷直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43]若此,称其于宣宗初为华州刺史,颇为不妥。考《新唐书•裴夷直传》称:“宣宗初内徙,复拜江、华等州刺史,终散骑常侍。”[44]据此,则所谓内徙当指其自驩州返京,先为兵部郎中,又以兵部郎中为苏州刺史,而后才为华州刺史。综合以上内容,附裴夷直生平简表如下

元和十年进士及第

长庆元年吏部员外郎

大和八年以右拾遗出为宣州刺史王质从事

开成五年以中书舍人、谏议大夫贬杭州刺史

会昌元年三月追杭州刺史贬驩州司户

宣宗大中初内徙,疑任江州刺史即在此间

大中十一年六月以兵部郎中拜苏州刺史

大中十一年十月后以苏州刺史迁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

裴夷直有《题江上柳寄李使君》诗,曰:“桂江南渡无杨柳,见此令人眼暂明。”[45]应学郡中贤太守,依依相看许多情。桂江,即指漓江。依作者生平,其一生有两次可能经过桂江,一为贬驩州之时;二为自驩州返京之时。驩州,据《旧唐书•地理志》:

“驩州,隋日南郡,……至京师陆路一万二千四百五十二里,水路一万七千里,至东都一万一千五百九十五里,水陆一万六千二百二十里,东至大海一百五十里,南至林州一百五十里,西至环王国界八百里,北至爱州地界六百三里,南至尽当郡界四百里,西北到灵跋江四百七里,东北至辩州五百二里。”[46]

再考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册》可知其地在桂江以南,今越南北部地区。作者被贬此地必经桂江。而据诗中“桂江南渡无杨柳,见此令人眼暂明”句则作者当在被贬赴驩州之时作此诗。那么此诗的创作时间应该在会昌元年三月以后,作者自杭州赴驩州的途中与李使君相遇时所作。考前文所引《旧唐书》卷一八《武宗纪》裴夷直被贬的两则史料,均提到了一个名叫李珏的人,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珏检校兵部尚书、桂州刺史,充桂管防御观察等使等职。唐人喜从汉时习俗称刺史曰使君,若此则诗中之李使君很可能就是李珏。《旧唐书•李珏传》曰:

“武宗即位之年九月,与杨嗣复俱罢相,出为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三年,长流驩州。大中二年崔铉、白敏中逐李德裕,征入朝为户部尚书。出为河阳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累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上柱国、赞皇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大中七年卒,赠司空。”[47]

武宗即位于开成五年(840),则李珏被贬桂州应该就在这一年。《旧唐书》卷一八《武宗纪》亦称其被贬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而《新唐书•李珏传》则云:“继而(武宗)帝崩,……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会秋大雨,梓宫至安上门陷于泞,不前,罢为太常卿,终以议所立,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48]《资治通鉴》亦云:

“三月,……。初,知枢密刘弘逸、薛季稜有宠于文宗,仇士良恶之。上之立,非二人及宰相意,故杨嗣复出为湖南观察使,李珏出为桂管观察使。士良屡讚弘逸等于上,劝上除之,乙未,赐弘逸、季稜死,遣中使就潭、桂州诛嗣复及珏。”[49]

此事经李德裕等人苦谏,武宗方才收回诛杀杨嗣复与李珏的命令。故《资治通鉴》又称“遂追还二使,更贬嗣复为潮州刺史,李珏为昭州刺史。”[50]而此处又有《献替记》为证:“昌元年三月二十四日,遇假在宅,向晚闻有中使二人一人向东,一人向南,处置二故相及裴夷直。”[51]此中所说派二中使去杀三人,且一人向东,一人向南,恰与杨、李二人所贬方位相合,而没有另派人杀裴夷直,那么裴夷直定是同李珏同行,而在走到桂江之时需要分手,李向东南赴昭州,裴向南至驩州。根据以上诸多资料,《旧唐书》所云李珏以桂管观察使贬端州刺史一事当有误。裴夷直条《题江上柳寄李使君》诗中的李使君应该就是李珏。今据《通鉴》、新旧《唐书》作其于文宗、武宗时期的行迹简表如下:

太和九年江州刺史

开成元年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开成二年以河南尹为户部侍郎

开成五年入相

开成五年八月以中书侍郎贬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会昌元年三月以桂管观察使贬昭州刺史

主要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M].北京:中华书局,1990(4):423.

2.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1030.

3.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一八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0,4:1920.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4.

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5:444.

6.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卷五五)[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3175.

7.8.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三五四)[M].北京:1960,4:3967.

9.清董诰.全唐文(卷五九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5977.

10.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卷一七)[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1125.

11.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六八)[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8:469.

12.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三一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0,4:3571.

13.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三一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0,4:3579.

14.清季振宜.全唐诗稿本[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9(32):70.

15.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七一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2:2193.

16.张万起.新旧唐书人名索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400.

1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〇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2:5765.

18.郁仙皓.唐刺史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2(1):118.

1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〇)[M].北京:中华书局,1975:4211.

20.2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4278.

2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4280.

23.24.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6:63.

2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86.

26.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六)[M].台北:世界书局,1983,中册:1161.

27.清董诰.全唐文(卷七二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7520.

28.44.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772.

29.36.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0,(3):98.

30.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五一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0,4:5860.

3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六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2:5053.

3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四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3860.

3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771.

34.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八)[M].台北:世界书局,1983,中册:1007.

3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4268.

3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6,6:7944.

38.宋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三)[M].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4(5):265.

3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585.

40.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586.

4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0,(3):101.

4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635.

4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640.

45.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五一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0,4:5862.

46.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一)[M].地理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754.

47.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七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05.

48.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八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2:5361.

4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6,6:7949.

5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6,6:7950.

51.转引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6,6:7951.

(责任编辑:常山客)

TheStudyonPei’sintheHistoricalMaterialsofTangDynasty

LiuShaohui

Abstract:TherearemanypoemsinTangDynastywrittenbythePeiclan.ThesepoemshavemuchtodowithmanypersonageinpoliticsandculturallifeinTangDynasty.Thepapercarriesoutacomparativelythoroughtextualresearchonthesepersonages,whichisofgreatimportanceonanaccurateandbetterunderstandingoftheconnotationofworksandthethepoets.ThisarticlewilltakePeiYue,PeiKan,PeiTongandPeiYizhiasthesubjectstoconductatextualresearch.

KeyWords:TangDynasty;Pei’s;textual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