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UAE)对产科出血及术前栓塞预防出血的效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子宫动脉栓塞(UAE)对产科出血及术前栓塞预防出血的效价分析

路洋肖石秦忠

(绵竹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绵竹618200)

【摘要】目的:针对我院介入科通过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分析其术后对于止血和预防止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今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切口妊娠、瘢痕性子宫意外怀孕等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最后分析患者临床止血、栓塞效果及β—HCG下降水平。结果:栓塞后,患者血压、心率、血色素、HCG等指标恢复理想范围。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出血及切口妊娠病人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止血效果显著,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减低,而且可以有效保留女性患者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益价值。

【关键词】产科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甲氨蝶呤;明胶海绵条(颗粒)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178-02

产科出血已经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且大多患者表现为急性出血。如果出血不能采取迅速有效的止血措施,可导致患者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产科医生处理起来很棘手,部分患者不情愿也很无奈行子宫切除,承受着心理上带来的苦痛。2013年8月国家人口办与计生委新政策的出台和变革,允许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二胎,针对以往剖腹产或者特殊体质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烦恼担忧和潜在的风险——切口妊娠,且此类现象还在不断地增加,与日俱增。为此在术前实施子宫动脉栓塞,不仅减少清宫或人流造成的出血,可控性降低出血风险;而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传统外科治疗方法,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甚至导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产科出血及预防出血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途径,安全性与有效性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好,可保留患者的完整的生育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为了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在2014年1月至今我院对收治的产科出血及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栓塞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今本院收治62例产科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33岁。其中产后出血患者16例、产后胎盘植入出血患者5例、剖宫产后出血3例,剖宫产前置胎盘出血2例,切口妊娠36例。

1.2方法

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常规取仰卧位消毒、铺巾,给予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在DSA技术引导下,采取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并置入血管鞘。先用5F-猪尾导管行腹主动脉髂血管分叉处上方造影,观察髂内血管走形及分支;再用5F-RUC导管或Cobra导管分别选择性进入髂内动脉,并通过前端特制管型进行旋转直至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近端开口,造影观察分支、分布及血供情况。根据患者体表面积,给予其适量甲氨蝶呤,(一般剂量8mg,配比1:3或1:5生理盐水)。我院新增日本泰尔茂公司生产的2.5F微导管耗材,运用同轴导管技术行子宫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

通过微导管将制作好的明胶海绵颗粒与适量抗生素混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此过程中若遇到子宫动脉痉挛的患者,我们在术中给予5%利多卡因3~5ml,或者硝酸甘油0.5mg,保证子宫动脉极尽完全栓塞。术中输液或输血维持血容量,全方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给予患者采取抗生素预防感染。

部分患者在术后会立即或延迟出现下腹胀痛,且部分患者疼痛逐渐加剧,属于栓塞后综合征。对此可以给予相应止痛药物对症治疗,一般1~2天内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2.结果

2.1对比栓塞前后部分患者β—HCG水平及止血情况;术前β—HCG水平普遍在3000~10000mIu/ml,有的在10000mIu/ml以上,最高水平可以达22万左右。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48h复查β—HCG,其数值开始下降;约2/3患者于术后1周~2周内恢复正常,1/3患者术后2周~3周内恢复正常;其中部分恢复较快患者中均使用甲氨蝶呤药物灌注,主要利用其抑制胚胎生长功能。

一般产科清宫术在UAE术后48h~72h之内进行,以防止髂内分支及子宫周围代偿血管形成。针对产后出血患者,术后患者血压平稳,血红蛋白升高,生命体征平稳。

2.2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42例行UAE介入治疗患者中,共出现5例并发症(9.56%)。其中出现轻度盆腔、腰骶部疼痛1例,臀部及会阴、大腿部胀痛1例,下腹部钝痛、酸胀2例。

经随访观察,有1例出现月经延迟,但于次月来潮,其余都在术后1~2月内月经来潮,原因可能为每一例患者均绕开一侧或双侧卵巢动脉;明胶海绵达到80%~90%栓塞范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经过休息2d后疼痛自行缓解,经对症治疗,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当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本身因素及年龄存在一定关联。

3.讨论

产后出血及切口妊娠的病患日益增多,产后出血病因常见为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人流后、骨盆严重外伤等。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起病原因,如24小时内出血量达800ml以上,即可确诊大出血[1]。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出血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该方法可明确诊断栓塞出血血管,直接达到栓塞止血目的。尤其是对于高危孕产妇的治疗,产前预防性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时间缩短,副作用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减少出血风险,而且最主要可以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功能,是广大女性患者所能接受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诊断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有效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于超声具有简便、准确的特点,被视为诊断切口妊娠的可靠方法。刮宫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不仅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管损伤所致阴道大流血,而且微创、安全、有效、保留子宫,尤其是对于病情为重的大出血患者是应急止血的可靠办法。[2]

总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术,无论是在产后出血还是在切口妊娠治疗后,被视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只要临床医生选择病例适当,严格掌握适应症,加上熟练掌握介入操作技术,则能够确保疗效和安全性,是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施海彬.《今日临床丛书——介入放射诊疗策略》.2008.284-287.

[2]朱静,李幼飞,李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进展[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3.5(13):53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