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浅谈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

孙荣春

南京回归建筑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市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河道污染日趋严重。过去,城市河道治理往往偏重于水利灌溉、排水泄洪、河岸防护、渠化现象严重,加上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的排入,导致很多内河变成臭水沟,水生动植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如何恢复和保持河道生态性的可持续,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可持续

河川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水流。由于城市用地紧缺,河道滨水面积不断被侵占,水域面积越来越小,河道越来越窄,又因为防洪排涝的需要,保证河道流量,河道线型趋于直线化,河床被深挖生态功能逐渐衰退。

1.河道平面处理

在构思和设计河道平面形状时,应该在遵循河道的历史风貌、城市规划及现状河道的基础上加以徐缓曲折的形状为主。自然蜿蜒的河道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是河道景观生命多样性的基础。河湾和凹岸处可以为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利用人工制造一些半自然的滨水形态来增加河道的自然美感。相对于直线化的河道,自然曲折的河岸设计能够提高河水中的含氧量,有利于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我们也考虑到不能为了景观的变化在平面形状中引入多余的曲线。这一些多余的曲线会造成很重的人工痕迹,而且会增加水流的水头损失,对汛期防洪产生不利的影响。从经济角度看,蜿蜒曲折的河道线型在河道断面设计上为我们保留了选择的余地,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岸及河滨建筑进行保护。我们遵循顺应河势,因河制宜。

2.河道断面处理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防洪、排涝的主导功能,还应充分考虑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河道的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和循环性创造条件。有条件的河道利用河道断面较宽的地段设置些生态湿地和一些自然生态岛屿,这些自然的生态区为水生动植物创造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将是河流的一个净化器。

传统的河道断面主要考虑汛期的防洪、排涝,及枯水期的蓄水,往往采用高驳坎的形式,如何选择合适的河道断面,传统的形式会导致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隔离,河道中的两栖动物无法跃上高驳坎,生物群落的繁殖会受到阻隔。所以在断面的处理中可采用阶梯型和自然坡面的两种形式。阶梯式的断面解决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问题,但是亲水性较差,而自然坡面的形式往往受到河道两侧城市设施的限制。所以需要顺应河势,因河制宜。

同时驳岸形式的生态化处理可以对改善河道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1)对河道的水位进行调节,起到一定的泄洪补枯的作用。丰水期,河水可以向堤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河堤反渗进入河道,起到补充水量的作用。

(2)调节河道的生态系统,增强水体的自净功能。生态河岸可以将河内的植物与滨水区的植物连成一体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同时生态驳岸自身高孔隙率的特点使得各种鱼类等动物可以筑巢,各种水生植物可以扎根,为各种水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避难的场所。与此同时各种鱼道及植物造成不同的水流流速,形成紊流使空气中的氧融入水中,促进水体进化。

3.植物选择与配置

一个完整的河道生态系统,不仅需要洁净的水源、丰富的水生动物,还必须要有可以为各种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及对河水进行净化降低水体富养的水生植物。植物的选择在河道的治理中至关重要,有的河道治理后由于植物品种选择不当,导致后期管理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消除或减轻植被对河道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加了养护成本。

因此植物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植物的固土性,固土性是对植被的最基本要求,及植被能够起到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的作用。城市河道的边坡安全非常重要,只有固土护坡才能保证河道周边城市设施的安全。

(2)水位与植物关系,在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河道丰水期及枯水期的水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在不同水位线配置相适应的植物。

(3)选用本土性植物,首先应保护修整原有植被,现状植物有较强的本土性和地域特征。其次选择能反映本土文化,适应本土气候、土壤、水质、成活率高的,植物群落只有形成稳定的结构层次,才能发挥生态效益和文化景观氛围。

(4)植物选择的经济性,经济性分为:a.河道护坡的植物自身产生的经济价值。如栽植经济性植物取得收益,用于提供后期的管理养护工作b.后期管理植物的成本经济性。选用粗放管理型的植物,减少后期管理养护的成本。

(5)体现植物多样性与景观性,城市河道的功能之一便是给居民提供茶余饭后休息的场所,因此植物景观的丰富多样性及观赏性必须考虑。

4.河道生态可持续性

对于花费大量的精力整治完成的河道,如何维持河道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后续工作中的重点。三分整治七分管理,长效化、综合化管理是基础。

首先,在治理的前期因先调差清楚河道被破坏和污染的源头,如果较大的污染源不能被切断,河道自身的进化系统又处理不了,那这样的治理将毫无意义。例如:

(1)必须切断河道周边的生活、市政、甚至工厂企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所有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

(2)对污染地下水的渗入,需要切断或减少污染地下水的源头,对污染源需要进行监管和处理。

(3)对河道周边居民区及城市生活垃圾要加强管理统一处理,不得随意处理。

(4)河床内长期淤积的污泥两岸堆积的废物等潜在污染源同样会对河道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整治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污泥彻底清除污染源,防止治理后的水质被二次污染。

其次,要在河道两侧建立完善的生态进化系统。例如:

(1)在河道两侧建立生态绿地系统,通过不同的植物群落,起到固土、保湿、过滤、进化地表水的作用。

(2)完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系统,使其与河道自身的系统链接,形成完整的生态动植物系统链。

再次,完善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例如:

(1)河道建设的工程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无污染、孔隙率大渗透性好的材料,使其能为生物生存提供场所,能与外界地下水源沟通。如:木材、天然石材、人造透水性材料等等。

(2)合理配置河道内动植物种群,使其能形成有效的生态链。水生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地域差异,也可根据不同的水质条件适当人工添加微生物群。

(3)根据水质及资金条件,可以安装河水过滤装置来进化水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吸收清除水中污染物。

最后,在完善管理体制同时,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积极探索适合生态河道长效管理模式,使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鼓励与支持公众积极参与整治和保护,河道生态化整治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需要建立公众人人参与的方式。

5.结束语

生态河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和强化河道的生态功能,改善水环境。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建设理念上,以基本的水利要求而建设,则与当前全社会树立的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不相符,也达不到建设生态河道的目标。因此,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调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实践,不断总结,将河道建设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等各学科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努力构建符合自然环境要求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生态河道。

参考文献:

[1]陈眀曦,陈芳清,刘德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生态岸堤构建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84-87.

[2]季永兴,刘水芹.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1(12):32-33.

[3]史小强,龚金国.浅谈生态河道护坡建设[J].上海水务,2007(2):12-13.

[4]傅小鸥.人水和谐设计在某市内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3):61-63

[5]韩玉玲.河道生态建设--植物措施应用技术.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6]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滨水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郑月芳.河道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8][日]河道治理中心编:刘云俊译.护岸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蒋屏,董福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