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小儿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关键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手术室护士对小儿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关键要点

阳俊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对小儿术前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0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就诊时间是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把80例患儿按随机对照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编排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科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恐惧、紧张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能明显缓解紧张情绪,显著提高依从性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小儿术前;心理护理;依从性

小儿患者往往在手术治疗前出现恐惧、紧张、哭闹等严重的不良情绪,非常不利于手术的进行。为了能使患儿缓解负性情绪,配合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儿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本文作者将重点研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小儿术前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把本院80例手术患儿选作研究对象,要求是住院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按随机对照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同为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术前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年龄最小的5岁,年龄最大的11岁,平均年龄为(8.01±3.41)岁,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11例,其中15例行骨折固定术,13例行扁桃体摘除术,12例行小儿疝气微创术;实验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年龄为6-13岁,平均年龄为(9.09±4.11)岁,40例患儿中15例行小儿疝气微创术,14例行骨折固定术,11例行扁桃体摘除术,男女患儿比例26:14。

纳入标准:(1)选取的80例患儿均需要行手术治疗。(2)两组患儿检查临床病案资料完整且符合研究的条件。(4)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相关详情已经告知患者家属,院方与患者《同意书》签署完毕。。

排除标准:(1)配合度较低及凝血功能障碍患儿。(2)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患儿。选取的80例患儿基本资料经核查对比得出差异并不大,检测结果P>0.05不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并且可以进行组间比对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检查、告知家属注意的事项、讲解疾病及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几点:(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儿入院后对医院的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都比较陌生,容易产生紧张、恐慌的不良情绪[1]。为了能够顺利进行手术,要尽快消除患儿的陌生感,护理人员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多与患儿进行接触和交流,了解患儿的脾气性格及兴趣爱好,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2)护理措施,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与他们做游戏,增加双方互动的机会,减少患儿的陌生感与恐慌感。还可以通过看动画片、听故事、等方式转移对手术治疗恐惧的注意力。针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提高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还可以通过深呼吸、转移法等放松紧张的情绪。(3)手术时尽量安排家属陪伴,对患儿进行麻醉诱导时尽量安排家属陪伴身边,不仅能降低患儿的恐惧和紧张情绪,还能降低对使用麻醉剂用量的需求。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针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专业性、护理效果等运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共设20个条目,每个1分,总评分为20分,分数高于等于15分代表非常满意,分数在8-14分代表满意,分数低于7分为代表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3.2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恐惧、紧张评分(采用FAVS量表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版本: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恐惧、紧张评分)采用(士s)描述,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采用n(%)描述,检验差异:计量资料t、计数资料x²。只有P<0.05时代表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检测结果(X2=4.1143P=0.0425)代表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2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恐惧、紧张评分(采用FAVS量表评估)进行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恐惧、紧张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恐惧、紧张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数据更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患儿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均不成熟,且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较低,大部分患儿认为,抽血、打针、输液等都会给其身体造成严重的疼痛,手术治疗因侵袭性操作的干扰,致使其出现的疼痛指数更高[2]。因而,患儿在术前较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相关研究显示,如果人体的负面心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经受比较强烈的应激原刺激,则会致使其呈现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不良生理反应状况,此种状况不但会影响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而且还极易致使患儿出现较多并发症及术后不适症状,因而,改进和消除患儿对手术治疗的负面心理,能够明显提升手术的成功指数,对确保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3]。心理护理干预是针对患儿在术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而制定的适合其手术需求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通过此方式的有效实施,使患儿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患儿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接受手术治疗,使手术治疗的成功指数大大提升,还有护理人员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以及热情的服务,都能使患儿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本次研究中也发现,使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恐惧、紧张评分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将心理护理干预使用在小儿术前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明显缓解患儿的负面心理,使其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升,有效地提升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小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5):189-191.

[2]孔祥欣.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79-80.

[3]尚婉媛,卞兰峥,马蕾,等.小儿耳廓畸形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调适与护理配合[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2):149-151.

[4]张金梅,杜芬,唐晓荣,等.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253-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