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吕艳王小庆魏祥林通讯作者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探究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采取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儿童患者;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鼻窦炎属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经常性或间歇性的鼻塞、流粘液性或粘脓性鼻涕及鼻出血等,有时鼻涕可通过后鼻孔流到口咽部,容易并发邻近器官的感染出现声嘶、耳痛、听力下降、咳嗽、咽痛等[1]。其临床症状较容易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不易区分。本文为了深入探究采取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选取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为(6.2±2.5)岁,平均病程为(12.0±4.1)个月;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为(5.8±2.6)岁,平均病程为(12.6±4.3)个月。所有纳入患儿均具有鼻阻塞流脓涕的临床表现,同时均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将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进行治疗,每天1次于清晨进行,同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按体重一日20~40mg/kg,分3次服用,严重感染患者剂量可加倍,但一日总剂量不超过1g,连续服用7日。观察组患儿则采取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术中指导患儿取仰卧位,经全身麻醉插管后于患儿的口咽处放置开口器。将细导管置入双侧前鼻孔并从口腔拉出,随后将软腭上提,使用70度鼻内镜经患儿口腔处进入其鼻咽部,并对患儿的腺样体及后鼻孔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之后使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液体进行局部注射,最后以边缘至中央部位的切割顺序,对腺样体组织进行切割,也可用双极电凝或高频电刀凝固出血点,观察5分钟创面无明显出血后结束手术,术后密切观察患儿口腔有无渗血,做好口腔护理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疗效分为治愈(患儿的鼻阻塞流脓涕等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经CT检查显示患儿的鼻腔鼻窦已无脓状分泌物)、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CT检查显示患儿的鼻腔鼻窦粘膜增厚,有少量脓状分泌物)、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脓状分泌物较多)三个等级,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2)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鼻塞、流涕以及头痛三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2],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儿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经客观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详见表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低年龄段儿童普遍存在鼻咽腔狭小的特点[3],儿童腺样体肥大又是引发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腔的正常通气受到严重的阻碍,若患儿的腺样体长期处于肥大状态且并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则会并发分泌性中耳炎,严重者甚至会影响颅面骨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由此可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儿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因素。许多研究报道认为,对10岁以下反复发作的儿童慢性鼻窦炎患儿实行腺样体切除术,可避免50%~89%的鼻内镜鼻窦手术。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于术中引用了鼻内镜下进行腺样体切除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采用鼻内镜下进行腺样体切除能使医生在术中有着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4],能够更好的对患儿鼻咽部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于腺样体的切除也更完全[5],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以及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更为理想。在本文上述的研究中,相较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儿,采取腺样体切除术的观察组患儿有着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其VAS中的各项评分也远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采取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瑾.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45-46.

[2]姚敏,叶辉,叶伟伟等.腺样体切除术后规范化治疗对儿童鼻-鼻窦炎转归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20):2414-2416.

[3]林和,谭业农.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2):109-111.

[4]刘栋,管强.鼻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2):77-79.

[5]陈燕,顾兴华,朱敬.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