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实践

段科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步伐的推进,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的使用高大模板工程,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关注。为了有效地提高模板施工质量,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探讨十分关键。本文以宝荷医院工程为例,对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为类似高大模板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能够解决许多人力无法完成的复杂工程问题,对建筑施工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合理地将模板技术运用到提高混凝土架构建筑施工质量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质量,节省施工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在当前形式之下,相关建设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对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重视,科学控制施工的质量,提升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水平,促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提升。

1工程概况

宝荷医院工程位于深圳龙岗区,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工程总建筑面积138965.3平方米,最大建筑高度63.25米,地上13层(住院楼);地下部分建筑面积36263平方米,建筑群落由主体医疗区及后勤综合楼组成,其中主体医疗区由整体地下室、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组成,后勤综合楼分别用于行政楼和宿舍楼组成。该本工程模板支撑立杆地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地下室底板为400mm厚,筏板基础为600~1600mm的混凝土结构,地下室顶板结构160mm厚,住院楼一层结构板160mm厚;门急诊楼的一层结构板160mm厚,二层~四层结构板120mm厚;医技楼的一层结构板160mm厚,二层~四层结构板120mm厚;综合楼二、三层结构板120~160mm厚。为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对模板支设提出了较高要求。

2高大模板施工前期准备

2.1施工材料

在高大模板进行施工前,必须要严格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产品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检测报告等要进行层层审核,尤其是对架管,紧固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在进行搭设用量检查时,要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这样有利于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对于不合格产品应当立即更换,对新换材料要送往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2.2施工技术

在进行高大模板建筑施工前,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安全方案,经过施工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论证后才可以实施。

2.3施工安全

脚手架操作者必须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与证书,这是进行高大模板施工的一个重要安全因素。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必须佩戴好所有的安全措施,并且要按照安全操作准则与施工设计方案的内容进行安全施工,不能有丝毫懈怠。此外,施工方要不断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样才能有效规避事故的发生。施工负责人应当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操作环境。

3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工艺

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线→梁、板支架搭设→梁模板施工→楼板模板施工→墙、柱模板组拼→对拉螺栓安装、侧模竖立就位→支撑、校正与固定。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时间,本工程模板施工采用满堂扣件式架体支架,在满堂钢管支架搭设完成后,先进行梁、板的安装施工作,梁、板制安完成后再进行墙、柱模板安装加固。采用这样的施工流程主要是为了能让钢筋工在绑扎梁、板钢筋的同时木工能在梁、板下进行墙、柱模板的施工,这样能形成更好的流水作业局面,保证大家都能同时有工作面,加快了施工速度。柱、墙模板与满堂钢管支架见方案图。

3.2高大模板安装施工

3.2.1施工测量放线

(1)按轴线定位图准确测量出墙柱的轴线,并在楼板面上用墨斗弹出轴线网。

(2)按墙、柱定位图用墨斗分弹出墙柱边线,梁边线。

3.2.2梁、板支架搭设

(1)根据各部位楼层的高度和梁、板的高(厚)度计算出支架立柱所需要选用的钢管的长度。

(2)按设计的立柱间距布置梁、板立柱,立柱应先与扫地杆连接固定,再按水平杆步局≤1.5m的原则纵横搭设水平杆,特别注意:用“U”形上拖支撑梁板主棱钢管时,顶层纵横水平杆到支撑点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300㎜

(3)模板支撑体系应在架体的中间和四周按规范设计间距要求搭设剪刀撑,并与底板面顶牢。保证架体的绝对稳固。

3.2.3梁模板施工

(1)梁底龙骨安装: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撑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主次龙骨,固定主次龙骨的位置后用吊线锤将梁边线引上次龙骨,并做好标记。

(2)铺设梁底模板:梁低模板铺设时注意同一截面的梁底模应拉通线铺设,并用铁钉将梁底模固定到次龙骨上。

(3)当梁底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二。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起拱次梁。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厚度来确定。

(5)本工程框支梁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大截面在梁低板施工完毕后先进行梁钢筋的绑扎工作,待框支梁绑扎验收完毕后木工再进行梁侧板施工。以便充分保证梁钢筋的绑扎质量。

3.2.4楼板模板施工

(1)梁侧模板安装、固定完成后,通过调节“U”形上拖支撑的高度,找平板面支撑的钢管主龙骨,再架设木方次龙骨。

(2)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3)楼面模板铺完后,应核验标高并认真检查顶撑系统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3.2.5墙、柱模施工

(1)安装墙、柱模前将墙、柱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将所有墙、柱竖向钢筋根部冲洗干净,通知监理或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确定墙、柱钢筋内是否有预留预埋洞口、线盒等(如:电梯按钮盒、消防预埋盒、等);

(3)墙、柱边线复核:再墙柱钢筋验收合格后施工班组长应对所有墙、柱边线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项目部,不得随便自行处理;

(4)当确定墙、柱边线正确后,按放线位置用预埋在楼面上直径φ6-φ8钢筋固定好压脚板,并用砂浆把压脚板与楼面间缝隙填好,以防跑浆;

(5)模板组拼、就位。模板用人工在现场组拼,应不少于2人组成小组作业。先组拼侧模,先将内楞铺放在地面上,后铺放胶合板并找直、找方正、平整后及时钉固;

(6)对拉螺栓安装、侧模竖立就位。在已完成侧模的面板上,按照方案设计要求进行对拉螺栓位置定位,用电钻钻孔,其孔径大于对拉螺栓直径2mm;一侧侧模竖立就位并临时斜支撑固定后,安装对拉螺栓并加设PVC塑料套管,另一侧侧模竖立至约45度时,将对拉螺栓逐一对穿、另一侧侧模竖立就位,并适时采用斜支撑临时固定;侧模应根据模板重量组织不少于2人同时用手托竖立;当侧模的重量大于人工力量时,应采用已安装的塔吊吊装就位;

(7)支撑、校正与固定。在外边柱、墙高度≤3000mm处,对称设置一道φ48×3.5mm钢管、φ6钢筋链的拉撑杆;并采用≥16mm的花篮螺丝(索具悬扣、紧线扣)进行调解校正。拉撑杆设置间距应≤1500mm;在内柱、墙高度≤3000mm处设置一道φ48×3.5mm钢管加可调支托撑杆,柱的每道拉撑杆或可调支托撑杆不少于2根;墙拉撑杆或可调支托撑杆设置间距应≤1500mm;

3.3模板拆除

3.3.1墙、柱模板拆除

(1)拆除墙、柱支撑和拉绳、拉杆;

(2)拆除加固螺杆,拆除时应注意蝴蝶扣和螺帽的收集;

(3)拆除楞骨水平钢管及竖向木方并对堆放整齐,以便上层施工时使用;

(4)墙、柱模面板拆除时应注意对墙、柱楞角边的保护及对模板的保护。拆除时应采用“轻撬轻打”的方法来进行拆除。

3.3.2梁板模板拆除

(1)拆除时遵循:先次梁后主框梁、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2)梁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4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4.1施工监测

在进行施工监测时,需要注意垂直监测和沉降监测两方面。监测项目: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本工程立杆基础均为建筑物结构楼板,无沉降监测。立杆顶水平位移不超过5mm,支架整体水平位移不超过8mm。

4.2监测点布设

(1)支架监测点布设应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

(2)监测点布置应根据支架平面大小设置各不少于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

(3)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4)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30min一次。监测时间可控制在混凝土浇注前直至混凝土终凝。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捣,疏散人员,上报项目经理,并进行加固处理。

4.2钢筋保护层

要在施工交底时进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的合理控制。施工前期,根据设计图纸对工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要收环节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这样才能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达到科学标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达标,会损失耐久性,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相反,如果保护层的厚度超出科学标准,就会出保护层开裂等情况。

5结语

综上所述,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一大支撑技术,其施工优劣直接关乎建筑整体质量和性能。因此在施工实施阶段,必须严格做好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实施规范化的施工作业,并做好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关于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剖析[J].门窗,2016(3):105-105.

[2]黄文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饰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5(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