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输血质量监控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探讨输血质量监控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萍

李萍

衡阳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输血质量监控应用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需以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5月进行临床输血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7例),其中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操作,而实验组需进行输血质量监控,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结果:(1)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P<0.05;(2)就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而言,实验组的知识掌握评分(法律法规、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护理中进行输血质量监控,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输血知识认知度,强化临床输血质量,所以可以推广此方法。

【关键词】输血质量监控;临床输血;应用效果

输血操作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此治疗环节的效益不高,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质量监控。本文以我院采取的输血质量监控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此种护理干预对临床输血患者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需以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5月进行临床输血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2-57岁,平均(43.1±2.4)岁;实验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1-59岁,平均(42.5±3.2)岁。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符合输血适应证;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以及不配合研究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能够分组研究。

1.2方法

需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操作,即在查对完毕各项信息后进行输血护理。

而实验组需进行输血质量监控,输血质量监控的起点为通知护理人员取血,而在输血之前需要先行对护理人员进行输血培训,具体而言:(1)输血前护理:护理人员接到取血通知后,需与患者进行高质量心理与思想沟通,并为患者讲解输血注意事项。待确定患者体温正常后,方能输血,而在取血之前必须先建立输血通路,然后由取血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在取回血液后的30min为患者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则需尽快输注;(2)输血中护理:在取回血液后,需由2名护理人员进行核对,确保信息无误之后,持患者病历再次于床旁核对,之后才能输血;而在输血时只能向血液成分中混合氯化钠注射液,其他溶液一律不得添加,并且输血需使用专用输血器与针头;若是患者输血量较大,需要为患者实施加温操作,然后再依据先慢后快原则输血,尤其是输血前15min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尽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若是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输血或是减慢输血,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若是属于多种成分输血,应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血小板,然后再输注红细胞与普通冰冻血浆;(3)输血后护理:在输血之后,一方面需要护理人员规范填写患者的输血护理病历,另一方面需要有效保存患者的输血医疗文书,至于血袋,也需保存24h,对此,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指标为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1)患者满意度:需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让患者填写,问卷每一问题设置不满意、一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三个选项,于患者填写后进行统计,其中患者满意率=(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1];(2)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的判断需依据相关技能考核结果确定,包括对输血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识的考核[2],其中总分为100分,其中法律法规部分总分为20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识部分各40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需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活动中产生的观察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患者满意度的数据表示方法是n/%,并行x2检验,而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表示方法是(`x±s),并行t检验,参考标准均以P<0.05为准。

2结果

2.1分析患者满意度

在对比分析数据后,可以发现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常常进行输血治疗,所以安全输血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如何加强医院输血质量[3],确保输血安全性与合理性,也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点。对于临床输血而言,此治疗环节不仅过程复杂,更是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护理人员对安全输血起着把关作用,就需要对临床输血护理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4],通过规范操作流程等举措,确保输血操作规范、可行,能够合理输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较之常规输血操作,在临床输血护理中进行输血质量监控更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对输血知识的认知度,提升输血质量,改善护患关系,P<0.05,集中体现在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输血质量监控后,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比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高,并且实验组的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输血质量监控之下的临床输血护理,比较重视输血流程的各个环节,能够避免疏忽所致的输血失误,如及时建立输血通路以及测量体温等;二是因为输血质量监控的开展,以培训工作为前提,所以能够增强护理人员输血知识[5],使其能够为患者合理输注血液,避免血源浪费。因此,患者也对临床输血护理工作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基于输血质量监控对于临床输血护理大有裨益,所以可以推广此方法。

参考文献:

[1]姚咏川.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8):34-35.

[2]孙杰,祁金英,王明慧.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提高护士输血质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132-134.

[3]刘洋.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8,32(06):480-481.

[4]刘辉.输血护理环节细化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6):28-29.

[5]杜彬,李军,段光华,等.输血质量监控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02):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