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症状及急救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8
/ 2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症状及急救效果观察

赖银珠林佩环朱竟繁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516211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治疗措施及临床急救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跨度未两年,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入我院相关科室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及入院后综合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效果,对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患者急救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且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十分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抢救,入院后实施综合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为患者抢救赢得足够的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临床急救;急救效果

患者脑血管发生破裂或阻塞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主要发病原理是混着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患者脑部血管会发生血栓或破裂,导致患者脑部神经局灶性功能缺损。临床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人群规模逐年增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相比,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患者一旦患病较为危机,实施科学抢救措施至关重要,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救治,做好院前急救,为抢救赢得足够的时间,入院后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治疗及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2017年至2019年两年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具体急救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入我院相关科室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5.4±2.7)岁,GCS评分(5.4±0.8)分,其中脑出血23例,脑梗死1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7±3.2)岁,GCS评分(5.9±0.7)分,其中脑出血24例,女性1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参与研究的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突然发病较多,情绪激动,突然起身头痛剧烈,出现眩晕呕吐症状,意识模糊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是安静状态和睡眠中发病,患者起身耳鸣、头晕,语言存在障碍,会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80例患者均经脑部CT、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

排除患有其他疾病患者,排除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排除脏器严重疾病患者,排除静脉、动脉溶栓治疗患者。

1.2方法

1.2.1制定急救措施

医院神经内科要制定结合急诊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和路径,从接到急诊电话开始,一直持续到急诊救治结束。经过专业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室要形成以时间为轴的急救治疗路径建设,以各个治疗阶段为节点,做好具体的接诊前、接诊、病情评估、急救治疗、手术相关护理。科室制定急诊急救措施,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制定急救治疗路径后,急诊科人员要按照患者的需求提供科学的急救治疗服务,医院科室要制定治疗路径表格,医生要要按照表格开展护理,急救中没有实施的步骤要记录好原因,责任医生要签字。患者在抵达科室后1小时内要完成患者病情评估,为科学治疗提供依据。

1.2.2做好急救人员培训和教育

神经内科要针对脑卒中患者急救制定科学的急救医生培训计划和方案,要定期组织急救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要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如神经科、介入科、麻醉科、药剂、医技科等知识,主要医师应该承担起责任,定期组织医生进行培训,明确各位医生职责。其次,定期做好急诊演练,进而养成熟练的急救操作技能,同时提高急救人员管理意识,保证急救效果,为治疗赢得足够的时间。

1.2.3具体急诊过程

(1)接诊准备:急诊医生接诊前要做好准备,准备好接平车、设备仪器和药品,通知科室人员做好准备,保证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抢救。(2)做好患者病情评估:开通绿色通道,一边抢救并做好挂号,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接诊后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开通气道,做好供氧,做好静脉穿刺,按照医生嘱咐用药,患者到医院后医生要进行抢救。(3)患者检查。急救中医生要携带药箱和器械设备等,对患者进行检查,防止患者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检查包括心电图等,到科室后要进行血液检查,MIR或CT检查,检查后根据结果进行诊断,要及时征求家属意见,采取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医生要做好患者监测,患者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4)手术前准备。医生要嘱咐护理人员对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科学护理,护士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好相关护理操作,如备皮、留置尿管和胃管、做好患者术前用药,做好过敏测试,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具体手术方案和操作过程。(5)心理疏导。医生要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部分患者由于需要手术治疗,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医生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和状态,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出诊和急救时间的长短,住院时间,对比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情况,致残率和死亡率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包括很多项目,包括急救治疗态度,治疗工作水平,心理疏导情况等,满分100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分-80分为基本满意,高于80分为满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治疗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检验使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及入院时间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及入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患者有2例由于特殊情况病情恶化,致残率未5%,对照组中有1例死亡,6例病情恶化,致残率为17.5%,明显对照组致残率较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中患者急救治疗满意度较高,对照组中治疗满意度较低,见表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脑卒中属于一种突发急性疾病,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发病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旦留下后遗症会给患者生活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脑卒中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对脑组织损伤一般是不可逆的,最佳治疗时间在几小时以内,因此,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身体运动功能失调,肢体运动受限,神志不清,出现头晕、昏迷、呕吐等多种症状,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患者没有及时送至医院抢救,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部分患者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因此,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急救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急救主要是指脑卒中患者从发病到送至医院治疗阶段的急救过程,良好的急救治疗可以保证患者处于医生的监护之下,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受关注,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为开展全面治疗赢得足够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发现患者发病,家人或旁边的人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不能随意移动患者,要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异物,对患者头部进行冷敷,避免患者脑出血严重;医院科室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要及时沟通,做好患者急救和病情诊断,要及时为患者吸痰,做好吸氧准备,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在患者从病发地送至医院途中的急救护理,降低患者颅压,做好心率、血压、呼吸等监测,到医院后科室急救医生与护理人员及时接诊,做好各项治疗工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本次研究证明,针对观察组采取的综合急救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同时,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见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急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84(4):246-257.

[2]韩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5):559-560.

[3]何菲,申洋.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2):208-210.

[4]刘洋,唐文海,蒋峰.院前急救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5):341-3342.

[5]朱鑫璞,王少石.脑卒中一级预防与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5(2):109-112.

[6]热娜·依马木,刘斌.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11(12):1638-1639.

[7]曾恒礼.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研究[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9(11):2-3.